PNAS:谁说无性繁殖不行?

【字体: 时间:2005年08月0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报道:比较分子生物学和进化学约瑟芬贝保罗中心(Josephine Bay Paul Center for Comparative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的生物学家们2004年1月有一项重大发现:数百万年前就存在的,一小群名为蛭形轮虫(bdelloid rotifers)的海洋生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得以繁衍——这显然违反了没有有性繁殖会导致生物灭亡的生物学惯例。但是当时并未搞清楚其机制,直到现在,通过MBL(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的科学家们的研究,终于初步明白了这种生物的DNA是它们能够制胜的法宝。

这篇刊登在8月PNAS上的文章是由MBL 的Irina R. Arkhipova 和Matthew Meselson两位科学家共同完成,在文中,他们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蛭形轮虫能在5千万年内都是无性繁殖,也能进化成370个种类。通过对蛭形轮虫的深入研究,Arkhipova 和Meselson发现,原来这些轮虫能比其它无性繁殖物种更有效的利用DNA转座子。人类将近一半的DNA都是由转座子形成的。转座子还有一个名称——垃圾DNA(junk DNA),以前大家都认为它们可能没有什么功能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垃圾DNA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对不同蛭形轮虫的基因组,以及其多样性,组织结构和DNA转座子进化模式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蛭形轮虫的DNA转座子十分特殊,其修复(damaging)与转移(location)也许比其它生物更少。许多蛭形轮虫DNA转座子附近序列都是相同的,这也许暗示着这里就是其特异的位点。而且这些序列其中许多都是染色体末端一个成为端粒(telomere)的区域,而其它种类生物则是在基因组上分散开来。(生物通记者:张迪)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