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药用是我国物种的最大威胁

【字体: 时间:2005年07月28日 来源:北京科技报

编辑推荐:

  

  该研究成果在美国著名杂志《生物科学》上发表———

  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一个种加快到每小时一个种。从某种程度上说,钟表的时针每走一个数字,就有一个历经千百万年进化的生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那么,我国濒危物种的受威胁格局究竟怎样呢?中科院动物所李义明研究员,经过10年的野外观察和数据统计,首次提出了我国脊椎动物的受威胁格局和原因,尤为令人关注的是,他还首次发现,过度利用是我国脊椎动物的最大威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2月的美国著名杂志《生物科学》上。

  最新发现:过度利用成为我国脊椎动物威胁的主要形式。

  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这些濒于灭绝的物种大多数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濒危物种的灭绝原因,早在1983年美国威尔逊博士就提出了一种模式。他认为,古脊椎动物灭绝的原因有五类。首要原因是动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第二类是外来物种入侵;第三类是污染;第四类是过度利用;最后一类是疾病的干扰。但是,威尔逊博士当时的这个结论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

  直到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威尔卡姆教授,分别从类群和生物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美国物种的受威胁格局,两者研究得出的结论竟然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栖息地破坏是美国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其它威胁依次为外来种、污染、过度利用和疾病。

  此后,该研究结果在学术界被广泛引用。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不假思索地实行了“拿来主义”,将该模式作为本国物种受威胁的模式。当然,中国科学家也不例外,可在李义明研究员的心里,始终有个不能解开的谜团。因为美国并不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很发达的国家,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有12个,而11个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只有澳大利亚是个例外,而这些国家的受威胁格局却从来没人研究过。

  比较现状:滥捕滥食对中国脊椎动物的威胁明显高于美国。

  除了理论分析之外,另一个让李义明深有感触的事情,就是10年来他往返于浙江舟山群岛时,看到的一幕幕真实场景。

  提起调查经过,“当时的感觉就是触目惊心!”李义明说。从1994年至今,他在舟山群岛研究了4种哺乳动物在野外的被捕杀情况。这四种哺乳动物分别是小熊猫(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獐(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小麂和南美豹猫,当时主要对药店、海关和农贸市场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过度利用的情况非常严重。

  “过度利用的首要因素就是滥捕滥食;其次是传统中药材的利用,比如虎骨、麝香、犀牛角等等,这些东西都取自动物的身体;第三个因素就是原材料的使用,比如蛇皮、羊绒等等。”李义明通过一个个详细的调查数据说明,过度捕杀成为我国濒危物种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

  而且最有趣的是,他们在一项实验中,再一次证明了过度捕杀给动物带来的重要影响。通过对牛蛙的观察比较,李义明发现岛屿上的牛蛙遭受了大量外来物种入侵,而大陆上的牛蛙受入侵的情况少得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导致牛蛙濒危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野外的繁殖速度根本赶不上人类捕杀的速度!

  随后,李义明选取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124种哺乳动物做了分析。结果出来后,他很吃惊。因为在美国,栖息地的破坏是物种灭绝的首要原因;而在中国,物种灭绝的首要原因则是过度利用,而且比例达到了78%。这个研究结果代表了中国独特的一种受威胁模式。

  身体越大的物种越容易濒危,繁殖能力越差的物种越容易濒危。

  中国这些受威胁物种的分布有没有规律?受威胁的物种和它的身体大小、繁殖能力之间有关系吗?人类的利用会否对受威胁物种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如果都能得到解答,那我们就能“对症下药”,找到保护濒危动物的最佳方案。

  李义明的硕士研究生刘学聪,通过努力找到了一些重要线索。通过对我国367个陆生哺乳类物种的研究,结果表明猴科、猫科和牛科这三类动物的受威胁比例高,而鼠科和鼩鼱科则相反,它们受威胁的比例低。而且,身体越大的物种越容易濒危,繁殖能力越差的物种越容易濒危。比如,大象的体积大、繁殖能力差,但濒危程度比老鼠要高得多。为什么身体大的物种更容易濒危呢?

  综合分析的结论表明,因为身体大的物种更容易被人类捕杀,也更容易被人类所用。这个结论再次从侧面证明了李义明的观点,过度利用确实对我国哺乳类动物的灭绝产生了重大影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的过度利用威胁高于美国呢?李义明研究员说,据联合国最新数字显示,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远远高于美国,是美国总人口的80%。这些贫困人口都生活在偏远的山区和农村,那里的生物资源很丰富,那里的人也自然懂得“靠山吃山”的道理,所以捕杀动物后,或食用或用其换生活用品就成了他们的生活来源。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历来有用野生动物做医药的历史传统,野生动物的贸易较普遍。最后一个原因是最近50年间,我国的木材产量持续增加,导致森林面积贫乏,这极大程度上破坏了哺乳动物的居住家园。

  早在19世纪末期,过度利用曾是美国脊椎动物的最大威胁,但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动物栖息地的破坏跃居首位。面对未来,中国会重蹈覆辙吗?李义明对此表示担忧,“在未来,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保护法规,那么过度利用对濒危物种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消失,甚至可能加重。”

  专家简介:

  李义明,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主要成绩:率先开展了中越边境和喜马拉雅地区的野生动物贸易研究,为我国控制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提供了重要依据;首次发现过度利用是我国脊椎动物的最大威胁。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