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后基因组生命科学技术学术论坛开坛

【字体: 时间:2005年04月2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专稿:425日第三届国际后基因组生命科学技术学术论坛在风光如画、春意昂然的桂林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近15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论坛。不同于常见的学术报告会,本届论坛在关注后基因组领域研究方向的同时,更关注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这对于推动国内学术水平的进步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对于我们来说,了解研究成果很容易,但是学习人家的研究方法则不容易,只能看文献的简单参考。所以,近距离了解、面对面讨论人家的最新技术,就显得更加重要和难得。

 

中外专家云集桂林

 

生物通网站展位

 

        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的Machias Uhlen教授介绍人类蛋白质组资源计划Human Proteome Resource Program HPR)中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Antibody-based Proteomics)——高通量制备所有人类蛋白质的特异性抗体,并已经构建了一个公用的描绘人类正常/疾病组织中“蛋白质地图”(Protein Atlas)。这些抗体还可用作研究个别蛋白质的功能的专一探针和纯化特定抗体的亲和基因的结构分析。Uhlen教授特别介绍了在研究过程中用到的技术和工具。

 

       来自加拿大的Willim Jim 教授介绍了原位合成的高密度蛋白质芯片的设计和特点——传统的蛋白质点样芯片由于点上片基蛋白质是“躺”在片基上,使得不能很快与配体结合,而原位合成技术使合成的多肽“站”在片基上,在液相杂交过程中更好地与配体结合。他还介绍了这种芯片在研究目的蛋白的活性位点或结合位点中的成果。

 

瑞典乌普萨大学Ulf Lankagren教授介绍了用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分析的Padlock探针技术——这种寡核苷酸可以和特定的核酸序列反应环化而进行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当抗体或识别某个蛋白的分子连上Padlock探针,这些抗体/分子识别目的蛋白后,Padlock探针间环化被扩增,就可以在通用芯片或者在细胞/组织原位精确识别单拷贝的目标分子,而且可以高通量进行。

 

    除此之外,日本东京大学Fakuya Ueda教授介绍的无细胞蛋白合成技术PURE使研究人员可以在体外合成膜蛋白、抗体,并且使合成蛋白的纯化要简单易行。方肇伦教授的“DNA分离微型系统”、日本先进技术与科学研究所Eiichi Tamiya教授的“用于后基因组技术药物筛选的单细胞和DNA分析的芯片”、美国哈佛大学的Jiang博士的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微米级工具——“分子差异诊断:中等规模的临床用微阵列”、“生命科学研究用微型集成化微流体芯片”、“一种基于生物链—新三维微阵列的自动SNP测定技术”等报告也将在今明两天进行。如果希望索取有关资料,可以联系组委会(记者吴青 徐柏年)。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后基因组|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