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体哨兵”研究屹立世界制高点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5年04月19日
来源:新民晚报
从默默无闻到国际瞩目,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科技创新团队10年缔造“科学奇迹”——中国“人体哨兵”研究屹立世界制高点
有一类个头小小、长相如树根的细胞,学名叫作“树突状细胞”,因能觉察病原微生物入侵或体内细胞恶变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淋巴细胞,而被形象地称作抵御疾病侵袭的“人体哨兵”。天性神秘的它,虽然和人类相识已久却迟迟不肯吐露“心迹”。直到十几年前美国学者对其成功实施体外放大研究,人类才真正开始了解树突状细胞。
一支来自中国的科技创新团队——平均年龄不满35岁、成立仅14年,居然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赢得了树突状细胞的“信任”。124条树突状细胞来源的新基因(其中22条的功能已被解开),一种全新的树突状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治疗新途径,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树突状细胞制品——在中国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里,树突状细胞将“身世”、“理想”和“现状”一五一十“道出”,是什么让这类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细胞,将自己“托付”给一支如此年轻的科研团队?
从屡被退稿到世界关注
去年11月,国际顶尖的《自然·免疫学》杂志在封面上刊登了一幅树突状细胞照片并发表封面文章——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具有独特调控功能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揭示了免疫系统的精细调控机制,为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提出了新思路(本报去年11月23日32版《焦点》报道)。这是《自然·免疫学》首度公布由中国科研人员独立完成的理论研究成果。
不再傲慢
成功的喜悦中,却包含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
1999年10月23日,上海和平饭店迎来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免疫学学术盛会,承办方是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
来自美英法德日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国际免疫学界最著名的科学家荟萃上海,其中包括国际免疫学会联盟主席、瑞士巴塞尔免疫学研究所所长米兹尔斯教授。
刚见到前来接机的章卫平博士,他便问:“美英德日的专家来了多少?”“世界著名的免疫学专家大多到了。”“大会发言使用什么语言?”他继续追问。“英语。”“你们中国学者能听懂英语吗?”
就是如此率直甚至傲慢的专家,在参观完第二军医大学的免疫学实验楼、听完学科带头人曹雪涛教授的介绍后,态度陡然转变。会议结束前一天,他请章卫平陪他转了四五家商店才选中一本签名册。闭幕式上,他朗声说道:“我提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专家都在签名册上写一段话,愿这次会议能成为曹教授所领导的研究所一个新的起点,祝愿他们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
获得认可
米兹尔斯教授的厚望,也渐渐成为现实。1996年,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从部分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上得到了广泛认可,整理成文后开始向世界各大学术权威刊物投稿。第一个目标是美国《实验医学》杂志,2个月后收到了退稿。接着,又有5家杂志退回了投稿信。然而,1998年春,《自然·医学》杂志刊登了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内容与那份屡遭退稿的论文不谋而合。原来,不是我们的研究不够好,而是那时的国际免疫学界不相信中国学者能在本土取得如此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今非昔比。从1995年至今,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这一团队已发表大量有影响的科研论文,被国际权威的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达104篇。
目前,二军大副校长、免疫所所长、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规划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曹雪涛和同事们密切关注两件事:一是对树突状细胞亚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二是从他们自主发现的124条新基因中选择了一个有重要功能的新基因,重点研究它对免疫系统和肿瘤生长的调控作用。“今年是这一课题的第7年,我们力争再出原创性的重大研究结果!”
小楼岁月见证辉煌
一项又一项令世界免疫学界心悦诚服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免疫学教研楼诞生,二军大的师生们亲切地称它为“小红楼”。在这幢3400平方米的实验楼里,如今设有6个专业研究室和齐备的基因、细胞库、抗体库。
夜以继日
1999年以前,免疫学教研室一直在基础部的6楼办公,当时给大楼看门的是一位好脾气的老大爷。然而,没过多久,这位老大爷就因为忍无可忍而提出了抗议,原因是6楼免疫学教研室的工作人员,几乎个个都是夜猫子,他也跟着睡不好觉。后来有了“小红楼”,楼里特地装了一道电子门,大家可以凭卡在任意时段出入。于是,几乎每个晚上,这门都会不断被打开和关上、关上和打开。
实现承诺
1989年曹雪涛研究生毕业前,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信到了。踌躇中的他,却因用功过度导致胃出血而被送进了医院。那天年近八旬的叶天星教授在看望这个爱徒时讲起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时的思乡之情和回国创业的巨大喜悦,讲中国免疫学与世界的差距。“我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中国免疫科学走到世界前沿。我们不能总是跟在人家后头亦步亦趋,要由领军之才带领大家向世界医学高峰冲击!”曹雪涛哪能不明白导师的良苦用心,他答应道:“我不走,我留下,您的心愿不实现,我哪儿也不去!”
一诺千金,一诺十年。26岁,他被提前授予博士学位。27岁那年,他成为学科带头人。28岁,破格晋升为教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33岁,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1995年,曹雪涛和同事们凭借科学敏感,把学科方向调整到基础免疫学——主攻树突状细胞的研究。有团队成员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就制作成图文板挂在实验室外的走廊里,人们管这叫“样板戏”。久而久之,墙上的“样板戏”越挂越多。
红花绿叶映衬满园果香
曹雪涛有一个著名的“果园理论”。搞科研就如同走进了一片果园,好摘的苹果总是被大个子采摘走了。我们要摘的不是举手可及的苹果,是那些个人奋力跳起也摘不到,只有通过训练、付出努力、发挥集体的集成效应才能摘到的苹果。
咖啡之邀
在曹雪涛办公室外的会客厅里,有一排长桌上总是摆着咖啡。接到曹雪涛喝咖啡之邀的人,不是特别兴奋就是特别紧张。脑中正有创意的人特别希望曹雪涛邀请自己喝咖啡:共同探讨科研进展和设想,没准就能获得非常好的建议;最近研究没有重大进展的人则相反,收到邀请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敲起小鼓:曹教授的咖啡可不是那么好喝的。
比如,去年11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免疫学》上的那篇大文章便是一次为期6年的等待。第一署名的张明徽1998年攻读硕士时,在曹教授的指导下从骨髓中发现一株特殊的树突状细胞。两人反复讨论后,朦胧地感到深入研究下去可能会有新的突破。这项研究一展开便是漫漫6年,在科研长期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团队成员共同攻关,谁都没有埋怨。在曹教授的积极争取下,学校专门为教研室购置了价值240万元的流式细胞仪,可谓如虎添翼。新的细胞亚群终于被发现了!
1998年来到二军大攻读免疫学专业的陈涛涌有个特殊习惯:晚上做实验,白天很少呆在实验室。对于一个军队院校的在读学生而言,这多少有点“另类”,但免疫学教研室的同事们特许了。
甘当绿叶
田野苹教授和孙卫民教授是曹雪涛的师姐和师兄,在这支团队里绝对算得上是“老前辈”。面对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师弟,他们全力辅佐他建设教研室的创新团队。论业务能力,他们个个是好手,但是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却很少见他们“出风头”。这些年来,大量的教学任务被两人承包了下来,从无怨悔。
长期从事蛋白质纯化的陈国友博士,做的是“不出成品”的基因测序工作。基因工程少了他这一环不行,他却一直没有机会发表由自己第一署名的学术论文。但为了大局,他决意当好一片“绿叶”。细胞免疫学实验室负责人于益芝和妻子商定35岁以后才要孩子。孩子出生还不到18个月,两口子又狠狠心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也只能如此了。”除了学术研究之外,他还要处理好教研室的行政事务,连研究生们都心疼地说:“他太忙了,否则他可以在科研上获得更多的殊荣。”
二医大免疫学教研室跻身世界免疫学前沿(光明日报)
在短短的11年里,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内的7项高水平科研成果,被国际权威的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论文104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4项,承担国家“973”、“863”重大、重点项目等17项……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青年团队着眼于科技创新,以树突
状细胞研究为主的系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跻身世界免疫学前沿。
这个免疫学教研室成员大多是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轻人,80%是博士,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他们没有搞短平快项目让大家先富起来,而是在教研室主任曹雪涛教授的带领下,把主要研究方向调整到基础研究前沿。
科学的敏感来自于群体。2003年他们在SARS病毒多肽研究上集中智慧,协作攻关。在SARS病毒基因克隆、测序、载体构建的工作上李楠副教授仅仅用了7天时间便为大家开展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多肽设计和合成方面,万涛副教授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很快设计了20多条多肽并马上合成;为了鉴定所设计的20多条多肽的功能,于益芝教授在两周内就建立了T2细胞多肽结合检测技术,王宝梅和陈华标博士等对筛选出来的肽诱导CTL的特性进行研究,利用转基因小鼠模型开展了功能分析。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在国际上首次获得SARS病毒表位抗原肽,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血液》杂志上。为征服SARS病魔,提供了科研基础。去年11月,免疫学教研室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首次在国际上发现了一种具有独特调控功能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免疫学》杂志上发表,成为该杂志创刊以来首次刊登由我国科学家自主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新闻链接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对于多数中国百姓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汇。用通俗的话讲,这类细胞就像人体的哨兵,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内或人体内的细胞恶变时,树突状细胞会警觉起来,把这些信息转达给具有杀伤功能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会进行紧急动员,前往病原微生物或恶变细胞所在地,去杀伤这些“入侵者”或恶变的细胞,以此达到让人体健康的目的。
二医大免疫学教研室主要科学家小传
曹雪涛:
28岁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31岁,任免疫学教研室主任;32岁,任博士生导师;33岁,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目前是国家“973”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十五”“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
于益芝:
博士,教授,教研室的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的负责人、国家“973”免疫学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的骨干。中国免疫学会和抗癌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的编辑部主任。
万涛:
博士,副教授,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负责人,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基金总额达286万。军队“十五”攻关课题专题负责人,国家“973”免疫学项目、“973”SARS专项、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主要参加人。
王全兴:
博士,副教授,留日多年。国家自然基金和“973”项目分课题的负责人。在移植免疫学研究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陈国友:
博士,副教授,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移植器官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子课题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余篇 其中SCI收录12篇,5分以上杂志5篇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
李楠:
女,副教授,博士,在国外著名学术杂志已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7篇,被SCI收录15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承担国家“863”“十五”重大专项课题,并被总后评为“学习成才标兵”。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