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启动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5年03月31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3月30日下午,中科院图书馆报告厅里座无虚席。世界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研究所的埃尔温教授,在这里为广大科研人员及学生做了题为“钙离子和环腺苷酸调控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的报告。这标志着以二十世纪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命名的中科院人才计划———“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正式启动。埃尔温教授有幸成为首位“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是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推出的一项人才培养新举措。它每年将通过邀请20—30名世界顶尖科学家来访讲学和选派中科院优秀科研骨干人才进行学术回访等形式,加强中科院科学家同世界顶尖科学家的联系与交流。这些顶尖科学家包括数学领域的菲尔茨奖、沃尔夫数学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图灵奖、环境科学领域的泰勒奖等获得者,或在某一领域做出特别贡献者。他们将在中科院做1—2周的学术访问。
埃尔温教授本次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神经突触传递的研究进展和用膜片钳及其相关技术来研究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他的有关研究成果在国际神经科学及细胞生物学界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来访期间,埃尔温教授还参与了为期3天的“中德膜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特性研究双边研讨会”,并受聘为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国际咨询委员会两主席之一。
3月30日,应中国科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首位“爱因斯坦讲习教授”、世界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研究所Erwin Neher教授在京为广大科研人员及学生作了一场题为“Control of neurotransmitter and hormone release by Ca++ and cAMP(钙离子和环腺苷酸调控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的精彩学术报告,介绍了神经突触传递的研究进展和用膜片钳及其相关技术来研究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学术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主持。
Erwin Neher教授因发现细胞中存在单一离子通道,从而阐明了糖尿病、纤维化囊肿等疾病的发病机理,同时发明了膜片钳技术,在神经科学及细胞生物学界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他于1991年与伯特·萨克曼教授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习教授”计划每年将邀请20-30名世界顶尖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或相当荣誉获得者(如数学领域的菲尔茨奖、沃尔夫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图灵奖、环境科学领域的泰勒奖等的获得者,或在某一领域做出特别贡献者)来中国科学院进行为期1-2周的学术访问。
知名科学家来访期间,将由中国科学院组织一场就相关学科前沿和发展态势的大型学术报告会;请来访科学家赴相关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对研究所的发展方向进行咨询并指导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同时与研究所探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有关事宜,最终由研究所与来访科学家达成接受中国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的协议,即选派1-2名学术带头人到对方实验室进行3-6个月的学术访问,重点培养中国科学院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中国科学院自从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培养的政策措施。“爱因斯坦讲习教授”计划是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的又一新举措,旨在通过邀请国际著名科学大师来访讲学和选派中国科学院优秀科研骨干人才进行学术回访等形式,加强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同世界顶尖科学家的联系与交流,及时准确掌握国际科技发展动态,直接从世界高水平的大学、科研机构及科学大师那里汲取营养,加大中国科学院科技将帅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我国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把握世界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