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潜心研究海洋科学77年的曾呈奎院士

【字体: 时间:2005年02月21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连日来,胶州湾畔到处传颂着一个共产党员院士的名字———“中国海洋科学泰斗”、“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

  曾呈奎是三届至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是我国海洋科学主要开拓者之一和海藻学研究、海藻化学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潜心从事海洋科学研究77年之久,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

  2005年1月20日16时,96岁的曾呈奎永远地离开了他眷恋不已的教学、科研、调查和人才培养工作岗位,跃动了近一个世纪的心脏,跳完了生命的最后航程。1月26日13时30分,一艘载着曾呈奎骨灰的“海鹰号”艇在汽笛长鸣中,缓缓驶离他工作了54年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的骨灰撒向他一生工作过、挚爱着的大海。

  然而,他的科学精神,他的做人风范,将启迪无数向往科学的心灵,并照亮整个中国海洋科学发展史的星空。曾呈奎院士去世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等领导和100多个单位发来唁电。1月22日,路甬祥在唁电中说,曾呈奎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一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为我国海藻学科和海洋水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曾呈奎的不幸逝世,是我国生物学界的重大损失。他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的高尚品德将永垂青史。

  科学家的命运和他所处的时代是紧紧相连的。曾呈奎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了一代中国科学家科学救国的梦想、实践、际遇和成就。

  壮丽的人生瞬间,源于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厦门,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动人心魄的鼓浪屿。曾呈奎就在这里渡过了难忘的青少年时代。1909年出生于福建厦门一个华侨家庭的他,先后在厦门大学植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在岭南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42年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海洋界崭露头角。但是,大洋彼岸优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没有冲淡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抗战胜利后,他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到了祖国,来到了青岛,为中国海洋科学事业领航。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人民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无私地奉献给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从此,翻卷的浪花无言地记录着曾呈奎为了祖国海洋科学事业蹈海踏浪,创新拼搏的践行誓言;从此,曾呈奎在共和国蓝色的国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曾呈奎在国际学术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当选国际藻类学会主席,被世界养殖学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先后促成了中美、中加、中英、中日、中法、中德等国家之间的多项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并领导和组织了中美藻类学术讨论会、第十一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第五届世界藻类学术大会、中日藻类基因工程学术讨论会等多次大中型国际会议在我国召开,扩大了我国海洋科学界在世界上的影响。

  他独自撰写和与他人合作先后发表了37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12部学术专著。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省(部委)奖,并被山东省政府授予“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太平洋科协授予太平洋地区科学大会奖;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获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获山东省首次设立的最高科学技术奖。

  虽然在国内外海洋学界享有盛誉,但曾呈奎从来不以大科学家自居。直到去年5月以前,他还坚持每天到实验室上班,家里成了他的第二工作室。他身边的人说:“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这就是曾老。”

  “曾老是一个只会工作的人!”说起自己相依半个多世纪的丈夫,张宜范还是喜欢用“曾老”来称呼他,这样的称呼里自然充满了妻子对丈夫无限的敬重。

  活到老,干到老。古稀之年,曾呈奎仍“老骥伏枥”。他最后一次走进实验室时,已是九十四岁高龄。当时研究所的领导和同事都多次劝他要多休息,可他认为,自己身体还允许,尽量多为国家做点事。

  就在曾呈奎院士病情恶化前,他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所7位院士联名写给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的报告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所综合办公室刘书明主任回忆说,这是曾老生前最后一次签名,字写得很有力。

  这是一位共产党员、老科学家的情怀。曾呈奎常告诫自己要永葆党员先进本色。早在1980年1月8日,青岛市委组织部正式同意接收曾呈奎为中共预备党员,那年曾呈奎已年过古稀。曾老为此写下这样的誓言:“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抓紧时间多做些工作”,“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拉大了,只有拼命干,才能谈得上赶超”。入党后,身兼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及党内外、学术、行政等30多项职务的曾呈奎,每天工作都在十二三个小时以上。

  在家庭与事业的天平上,曾呈奎毅然以工作为重。1980年,曾呈奎不顾71岁高龄,率队赴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他冒着摄氏40多度的烈日高温在沙滩上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当时西沙群岛晚间供电到22时,他就点燃蜡烛,通宵达旦地在显微镜下分析当天采集的标本。这样的工作每年在重复着,不间断。“1979年出差183天,1980年出差200天,1981年出差309天……直到2002年还出差41天……”他的夫人张宜范说,曾老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面度过,在家的时间很少;很多的时候,出差回来的丈夫也都是回家放下行李直奔单位。晚上回到家里,除了吃饭外,他仿佛永远都在重复着一件事情———坐在小书房里翻资料、写材料,往往一干就到下半夜,通宵工作更是司空见惯。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恢弘壮阔的科技攻关史,就是曾呈奎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他用科学求实的态度去研究每一个海洋项目,用艰苦创业的精神去雕刻海洋科技事业的历史丰碑。自主创新为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面对激烈的科技竞争挑战,曾呈奎向党组织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自主创新是曾呈奎科学研究成功的灵魂。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时任山东大学植物系主任的曾呈奎与著名实验生物学家童第周等科学家,联名给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写信,建议成立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批准。童第周、曾呈奎和著名动物学家张玺一起,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海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那时,正在北京搞科研的刘瑞玉坐火车,与十几个人一起来到青岛。刘瑞玉院士回忆说:“曾老从一开始就提出,不能光搞基础研究,还要搞应用,像海洋生物的增养殖、海藻加工等,为今后海洋科研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海洋科学家,曾呈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他从实践出发,总结、提炼、检验理论设想,探索一条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创新结合的成功之路。他亲自参加并领导了我国海带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海带人工栽培方面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海带夏苗低温培育法、陶罐施肥法,海带施肥增产研究和海带南移养殖试验。他在研究温度对海带孢子体生长发育影响的基础上,组织所内外合作,在浙江枸杞岛胜利完成了海带南移养殖试验,使冷温带的海带在暖温带和亚热带海域的人工栽培养殖成为现实,并实现了海带切梢增产,合理密植,遗传育种,外海栽培。他取得的这些重大研究成果,使中国的海带栽培业不断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带栽培业和最大的海带生产国。海带、紫菜等大型海藻人工栽培取得的成功,直接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一次“浪潮”的兴起。在我国海带和紫菜栽培业以及其它动物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海洋捕捞业却停滞不前。他为解决捕捞海产品严重过度的问题,首先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战略构想,亲自组织领导了海洋水产农牧化实验,并取得了成功,直接推动了我国贝类、虾类等海水养殖第二、三、四、五次浪潮的形成和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曾呈奎院士将研究的重点转向藻类的进化研究。他的具有创新性的不同于流行内共生理论和五界学说的“光合生物的进化”理论,系统地论述了光合生物进化的途径、阶段和进化系统。他认为光合作用是包括藻类在内的光合生物进化的决定性因素。他提出的光合生物进化系统理论,已为中国藻类学界所接受,并作为编写中国植物志的分类系统,其中,西沙群岛原绿藻的发现和研究,被中国生物界认为是进化论研究的重要成果,直接支持了他提出的光合生物进化系统理论,揭示了光合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丰富和发展了进化论。1974年他又提出关于色素、光合作用和光合生物进化的理论设想。

  曾呈奎院士密切关注正在兴起的海洋生物技术,参与组织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提出中国发展海洋生物技术的设想,使中国的海藻学和海洋生物学尽快进入高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使海洋水产养殖业从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技术产业,加速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1963年春天,在“海洋工作青岛会议”上,曾呈奎与国内28位科学家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组建国家海洋管理机构。次年,国家海洋局正式成立,至今整整40年。1986年3月,国家接受王淦昌等一批老科学家建议,设立并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计划(简称“863”计划)。据中科院海洋所专家介绍,起初“863”计划中并没有涉及海洋科学领域,是曾呈奎积极上书建议增设海洋“863”计划项目,这是多么的富有远见!中科院海洋所所长相建海回忆说:“在这一创新性思想的倡导下,国家科技部启动了以曾呈奎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攀登计划B项目———‘海水增养殖生物优良种质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并使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跻身于国际领先行列。”在曾老的领导下,中科院海洋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16年来发展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目前,国家海洋“973”计划项目全国共有7个,其中6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青岛。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王广策告诉记者,曾老80多岁时还亲自到祖国最南端采集标本;去年一只眼睛失明后,还坚持每天阅读学术资料。他生前最后一个研究题目是“特定生境海洋生物的共生及光合真核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王广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完成这个项目,以告慰恩师的在天之灵。

  曾呈奎院士十分重视海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他先后开展了琼胶、褐藻肢的提取加工方法的研究,组织并与合作者完成了从马尾藻中提取褐藻胶的研究,用褐藻胶代替面粉浆纱,在青岛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褐藻胶的车间,并拓展为利用海带生产褐藻胶、甘露醇和碘,并将这些产品用于药品、食品和饲料生产,开辟了我国化学工业的新领域。

  早在“文革”期间,曾呈奎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在他参与创立的中科院海洋所里打扫起了厕所。“文革”之后恢复工作,他更加投入到热爱的海洋科学研究中,他说他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在长达77年的海洋科研生涯中,曾呈奎跑遍祖国万里海疆,积极为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向国务院提交了极具前瞻性的《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的专题报告,为推动我国海洋科研与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曾呈奎院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真实体现。



        蔚蓝色的海岸线,绵延18000公里,像一串晶莹剔透的翡翠项链,闪烁着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的源泉之光。

  像耕种陆地一样耕种海洋,向大海要健康,向大海要小康,向海洋要更多的蛋白类食物。“泽农”耕海,为未来打造“粮食基地”。这是曾呈奎院士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实践。

  人生的价值是在永无止境的奋斗中获取和实现的。蓝疆耕耘飨百姓,首创海藻学。在那潮来是海,潮去是滩的中国沿海海域,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曾呈奎谱写了一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之歌。

  美国加州大学博士PeterNeushul教授在给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发来的唁电中说,曾呈奎院士是中国海洋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从孩提时代就产生的理想———以海洋农业来造福百姓终于变成现实。他有关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系统理论在中国推动形成了一批新兴海洋产业,使中国处于世界海水养殖业的前沿,推动了全球范围“蓝色革命”的不断发展。

  科技给我国海洋开发带来一个庞大的产业,中国成为世界上产海带的第一大国,紫菜产量位居世界第三。这奇迹的创造,首先归功于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国际海藻协会主席马克·拉克兰连称“曾呈奎创造了一个奇迹”。

  正如曾呈奎自己所说:“我17岁那年,在福建漳州看到农民经常到海边挖海菜充饥时,心灵受到极大触动,就想着怎样才能让农民吃得饱。”他在上学时就思考,人们可以在陆地上农耕,生产粮食和蔬菜,为什么不能在海上生产紫菜、萝带和礁膜呢?为了明志,他给自己取字号“泽农”。从厦门大学毕业后,他留校工作。这期间,他的“泽农”理想就定位在“耕海”上了。

  人们熟知海带和紫菜是物美价廉的大众化海产品。海带,营养丰富、味美,又能防治甲状腺肿,是一种老少皆宜食用的食疗海产品。可是54年前,紫菜的生活史一直是一个谜,中国原来不产海带,无法进行人工采苗和养殖。他说:“我要为人们饭桌上添这道菜。”

  如果掌握了孢子的来源,便可像农民在土地上种庄稼一样在海里种紫菜。

  为了这道菜,他认为,科学必须有第一手可靠的资料!而第一手资料来自现场与实践。为了取得大量数据资料,他带头跳到齐腰深的海水中去。饿了啃几口干馒头,渴了喝几口凉水,困了在船舱里打个盹。那场景,如果说他是科学家,是院士,恐怕谁都不会相信。一组组数据,一遍遍争论,一个个不眠之夜……对全国海藻资源进行了无数次调查研究,在荒无人烟的海滩和神秘莫测的海底采集了数千号海藻标本,这些标本成为中国最早的海藻资料。曾呈奎和他的合作者完成了紫菜生活史的研究,在实验室内证实了秋季海面上出现的大量的孢子是壳孢子,这正是养殖紫菜需要的孢子。原来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壳孢子,萌发为幼体后长成叶状体紫菜。这样完全依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壳孢子”一词由曾呈奎定名,得到国际藻类学界的普遍承认,解决了紫菜栽培中的关键问题,使紫菜的大量人工栽培成为现实,南北方两种紫菜的丝状体培养、全人工采苗和养殖技术迅速取得成功。同时,他又对渤海、黄海和南海调查,开展了我国海藻资源和分类区系的研究,发现了几十个新种、几个新属、一个新科和一门藻类的新记录,奠定了中国藻类分类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从50年代末开始,这一成果在全国推广,使人工栽培紫菜业迅速发展起来,中国紫菜年产量现已达一万多吨干品,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产国。

  海带、紫菜等大型海藻人工栽培取得的成功,直接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一次“浪潮”的兴起。

  海带人工养殖难以扩大规模,主要卡在育苗上。中国早期养殖海带采用秋苗培育法。这种方法虽然采集到了海带苗,但生长期短,多数过不了盛夏就死了,而且有杂藻威胁。在海上培育秋苗生产力极低。

  为此,60年代初,曾呈奎指出海洋水产应走农牧化道路,他提出的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系统理论,受到沿海各省的高度重视并被采纳。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现象日益明显,而中国海水养殖业飞速发展,兴起藻类、虾类、贝类、鱼类养殖浪潮,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养殖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大国。

  在追求理想的航程中,曾呈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对中国藻类分布、形态生活史深有研究的曾呈奎,细心地观察海带初夏的变化情况,发现海带晚春初夏也放孢子。他提出用夏苗代替秋苗新思路,使中国人工养殖海带实现了质的飞跃。曾呈奎与助手采取海带夏苗人工低温培育法,在灯光照明的冰箱中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带夏苗,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秋天将苗下海养殖,一举成功。从此,海带“种苗”进入了大量生产的阶段,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30%—50%。随着切梢增产法、合理密植法、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诞生,海带人工养殖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并从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带栽培国,年产量占世界海带产量的95%%,该成就震惊了世界藻类学界,并为人类进一步开展虾、贝、鱼类的养殖业生产开创了一个成功的先例。

  曾呈奎在藻类学以及海洋水产农牧化方面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评价,在第2届国际藻类学大会上,曾呈奎当选为国际藻类学会主席,成为我国科学家在重要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中担任最高职务的少数科学家之一。



        人生所为何求?岁月逝去,可能带走人生许多东西,但带不走的,是科学家的精神。

  “一个人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他的一生也最壮丽”。曾呈奎辞世后,他的老伴张宜范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领导吐露曾呈奎生前立下的三条遗嘱:“身体有用器官捐献,骨灰撒入大海,所有的书籍和资料全部捐给海洋所。”

  这是一种博大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科学精神,慈爱之心和自觉的责任,没人监督,没人强迫,甘心付出。这是一位大科学家的风范,一位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因为“我不能脱离广大科技人员”;100万港元的巨额奖金支票,他全部捐给了事业……淡然面对荣誉、地位、金钱。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心中装着人民,心中装着党的事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曾呈奎努力培养并身体力行这种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党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负责。

  曾呈奎自幼向往大海。在他看来,望着辽阔无垠的大海,会使人的胸襟像大海一样坦荡,听着生生不息的波涛声,会使人的意志变得勇敢坚强。雨果曾经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用这句名言来比喻曾呈奎对事业和社会的爱心奉献和追求,是再恰当不过了。“曾老的心胸非常宽广,心里永远都是只想着别人,委屈都藏在自己的肚子里。”说起曾老的为人,老伴张宜范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

  中科院海洋所生物楼一楼118室,曾老的办公室,曾经是他生前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沙发还是那件沙发,杯子还是那个杯子,这里未曾改变的一切印记着曾呈奎“报效祖国,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感人故事。他曾放弃的美国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至今仍是世界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他选择了祖国,义无反顾。近些年,年事已高的他身体活动已大为不便,远在国外的儿子几次劝他移居海外,他总是笑而不答。他对二儿子曾云骥说:“你们的心思我知道,可是我的事业在海洋所,我的根在中国!”半个多世纪里,他除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拼搏在科研一线以外,还为我国和国际海洋学界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堪称遍地桃李,满园芬芳。据不完全统计,仅他亲手培养的科技人才就达100多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秦松,复旦大学高才生,专业是基因工程。15年前,他有幸成为曾老亲手培养的最后一位学生。那年,老师已经81岁高龄。“当时,曾老看到海藻基因工程研究很有前景,就鼓励我从事这个方向,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他亲自确定的。”15年过去了,学生如今都带出了学生,秦松已成为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在以秦松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手里,海带基因工程育种课题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已成功申请到国际专利,推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成果。

  对己俭朴,对人无私帮助。是曾呈奎这位杰出科学家和国内外知名社会活动家的真实写照。

 “踏遍青山人未老”,曾呈奎虽然年近百岁,但他报国赤诚之心更红,慈善捐助热情更浓。他深情地表示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做慈善捐赠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全社会,担当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倡导慈善精神,营造关心帮助困难群体的社会风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去年12月21日,在民政部召开的2004年度全国“爱心捐助奖”表彰大会上,曾呈奎被民政部授予2004年度全国“爱心捐助奖”。

  曾呈奎院士作为世界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我国海藻学的奠基人,自己收入并不高。几年来,他却从自己的工资、稿费和奖金中拿出近30万元,捐助学业有成的贫困生和困难群众。1996年,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中国生物志集体奖”12.5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中国孢子植物编委会。1998—2001年,他向灾区、贫困地区和希望工程捐款累计1.7万元。2001年,曾呈奎院士主动资助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名特困生。2001年,青岛市慈善总会成立,他捐款1000元。2002-2004年,已捐款4万元,用于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中的助学、助困活动,在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曾老这么大的科学家会是这么一个节俭的人,他的节俭让人吃惊!在曾老的家里,担负曾老护理工作的保姆郑立妍说起曾老的节俭时泪眼婆娑:“3分钱一张的卫生纸,曾老会把它撕成3份用,你敢相信吗?”郑立妍从曾老的书房拿出一叠折得整整齐齐的小块卫生纸给记者看———原来一张卫生纸只能擦一次鼻涕,曾老说太浪费,撕成3份就可以用3次了。郑立妍说,这样的小纸巾曾老和夫人已经用了几十年了,曾老很为自己的这项“发明”自豪。

  去年12月21日,躺在病床上的曾呈奎荣获国家民政部授予的“2004年度全国爱心捐助奖”,这是他在世时获得的最后一项荣誉。去年12月10日,曾呈奎经过一次抢救苏醒过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催促老伴张宜范打电话,向慈善总会再捐助2万元;今年1月12日,曾呈奎逝世前的第6天,当得知印度洋地区发生海啸灾难时,他和家人特意委托别人,代他捐上1000元。这是曾老生前的最后一次捐款。在弥留之际,他的心中牵挂着人民,他的爱心跨越了国界。

  在青岛市慈善总会,记者看到了一封来自青岛大学的感谢信。两名学生一个叫张鑫,一个叫张勇,是信息工程学院2004级本科毕业生。4年前,曾呈奎院士作为市慈善总会创始人之一,主动拿出几千元定向资助这两位来自省内贫困地区的学子。去年6月24日,享受了4年慈善助学金的两位大学生,得知资助他们的是曾呈奎院士后,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给慈善总会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曾爷爷的感激之情。他们表示:“绝不辜负期望,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为更多需要救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曾呈奎院士|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