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学术论文引用文献分析

【字体: 时间:2005年11月0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报道:在评断一篇论文的价值时,往往是根据该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次数多寡而定,而且通常被引用次数愈多的文章其数据质量与原创性也相对优异,所以引用次数较多的文章(个人)多少也意味着该文(个人)对该学术领域具较强的影响力量。在70年代初期,Eugene Garfield首先开始使用引用文献分析(Citation Analysis)这一概念,之后不到10年这一概念广受重视。经过50年的发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也越积越多:从1964年140万引用发展到今天的5亿5千万,而杂志也从613种增加到了15721种,并且也成为了各种基金或者奖项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

然而虽然这种分析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这种排名并不应该过度解释为个人科学研究价值的评判标准,也不应该是评估谁该获得基金或者资助的完全标准。最近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Jorge Hirsch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称为“h-index”的标准,帮助计量个人科学产出和质量。

在这种计量方法中Hirsch教授将给予每位科研人员一个h指数,如果发表了一篇paper就可以获得一分,但是这里的文章并不包括被引用次数少的论文,因此Hirsch教授说,“这将可以记录下个人的重大成就。”利用这种方法,Hirsch计算了几位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成果卓越的学者,并将其排名,依次是:Sol Snyder (191), David Baltimore (160), Robert Gallo (154),Pierre Chambon (153)和 Bert Vogelstein (151)。这也就是说最高者——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药理学家Snyder 有191篇文章至少被引用了191次(Hirsch's h-index is 49)。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降低由于文章累积而带来的不公平性,因此Hirsch教授希望能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更多评判资格与评估基金投入中去。(生物通记者:张迪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