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十五”科研成就斐然

【字体: 时间:2005年11月15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记者  范建)   新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成功并推向世界、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取得历史性突破、矮败小麦轮回选择实现育种新革命、超级稻选育继续领跑世界、双低油菜新品种再次跃上新台阶。对中国农科院在“十五”期间取得的五项重大成果,近日,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给予充分肯定,勉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为“三农”作出新贡献。

  “十五”以来,中国农科院共承担各类研究课题2600多项,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年创社会经济效益达200亿元以上。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从1996年开始研制禽流感疫苗,他们创新研制的H5N2疫苗,有效控制了我国2004年暴发的禽流感。近期,他们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最新型的H5N1基因重组禽流感灭活工程疫苗,比H5N2疫苗保护期延长4个月以上,对鸭、鹅等水禽也有良好的免疫性,安全、可靠、方便。这是目前全球惟一大规模应用的人类/动物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工程疫苗,首次成功解决了水禽缺乏有效禽流感疫苗这一世界性难题,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禽流感的预防控制能力和国际地位。科研人员称,只要将疫苗适当改造,就可用于人的禽流感防治。到目前为止,疫苗已向全国9家公司转让,并已签订了向越南出口3.4亿羽份的合同。科研人员还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表达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双价疫苗。实现了一次免疫即可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两种重大禽病。这种疫苗的批量生产成本仅为现有疫苗的1/5左右。

  生物技术所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创建高产量、高纯度、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及育种新体系,推广应用后增产超过25%,每年新增的皮棉相当于目前1000万亩棉田的总产量,等于再造一个长江流域棉区。

  作物科学所经20年潜心研究,建立的国际领先的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平台,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被“绿色革命之父”布劳格先生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

  水稻所继成功选育出国际公认的超级稻组合“协优9308”之后,又培育一批以“国稻1号”、“国稻6号”为代表的超级稻新品种组合,高产潜力大、米质优良、抗逆性强,已超过农业部、科技部制定的超级稻第二阶段的产量目标。

  油料所育成的油菜新品种目前覆盖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1/3以上。其中以“六高、两优、多用”优质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为代表的一批双低油菜新品种,品质、产量和抗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博士表示,中国农科院将紧紧围绕国家目标,和全国农业科研单位一起,加快建设“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积极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更大的进展与突破。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