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中国博士后制度前程似锦

【字体: 时间:2005年10月24日 来源:科学网

编辑推荐:

  

  

博士后制度在世界已有约1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始创于1985年,虽然起步晚,但已形成独具特色和相对独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成为造就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已经并将继续为推进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祖国当时的迫切需要,才使我有机遇成为建立中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议人。至今还继续担任中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顾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名誉理事长。对中国博士后事业的每一步发展,我都非常关注。回顾20年来中国博士后制度创立和蓬勃发展的历程,我感到很兴奋,对中国博士后的将来寄有殷切的期望。

    (一)

    1983年3月和1984年5月,我曾两次给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信,建议在中国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培养自己的科技带头人。取得博士学位只是培养过程中的一环,青年博士必须在科研条件比较好、学术气氛活跃的环境里再经过几年的锻炼,才能逐渐成熟。同时鉴于文革之后,各地青年研究学者很少交流。因此我郑重考虑,是否能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制度,将流动的优点化成博士后制度整体的一部分。我的建议引起了中国国家领导人、有关政府部门以及科技界、教育界的重视,特别受到邓小平先生的直接支持和关怀。

    1984年5月21日小平先生专门安排与我会见,听取我的建议。与小平先生讨论博士后一词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当时小平先生问我,既然已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已经很博了,为什么还要办博士后呢?我向小平先生解释:博士毕业后真正做研究前,还必须学习和锻炼如何自己找方向、找方法、找结果,这个锻炼的阶段就是博士后。

    那天,我还向小平先生介绍了1979年我在美国专门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中美联合招考中国物理研究生项目(即CUSPEA)的进展情况。那时国内尚未开设GRE和TOFEL考试,美国的一流研究生院难以客观地考查、录取中国学生。自CUSPEA项目设立后,每年约有百名中国物理系高年级学生得以进入美国一流的研究生院,并保证得到美国全部生活费用和学费的支持,直至完成博士学位。此办法后来也为生物、化学等学科采用。当时,CUSPEA学生已有四届约400位,按计划还要再办若干届。前四届的学生,专业都与国家建设关系密切。这些博士将陆续回国服务,如何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使他们成长为中国需要的高级科技人才,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我向小平先生建议,在他们回国后,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继续深造的环境。同时,国内毕业的研究生也需要这样的环境。因此,可否在国内先设立十几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试点,使全国青年学者都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流动起来,产生新的活力。

    小平先生对此建议表示赞赏。他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是一个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的新方法,这个方法很好,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以后各行各业都可以参照这个办法。要建立成百上千的流动站,形成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

    正如小平先生所说,当时由于林彪和“四人帮”的破坏,国内的科技队伍发生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同时,由于种种原因,那时科技人员难以专心致志地从事研究工作。为此,我建议由国家拨专款,建造一批博士后公寓;建立博士后基金,资助优秀博士后开展科研活动;建立博士后日常经费,为博士后科研、生活提供必要的费用保障。此外,我还建议,博士后应形成必然的流动;鼓励青年博士向国外第一流学院竞争博士后职位,允许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再次到国外做博士后,以保持与科学前沿的接触;博士后站不宜全部集中在北京、上海,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也应精选一些单位设站试点;等等。

    小平先生对我的这些建议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还责成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尽快予以落实。

    1985年7月16日,小平先生再次会见了我。他首先向我了解落实博士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当我向他说,博士后每人每年日常经费仅8千元,需增加到1.2万元比较合适时,小平先生马上说:就这么定了,1.2万元。我没有想到小平先生会如此爽快地决定此事,立即站起身,走到小平跟前说:“我要代表这些青年的科学家谢谢您。”小平先生摆着手亲切地说:“是我们要感谢你。他们是我们的娃娃。”

    在小平先生的关注下,流动站建议得以落实。就在小平先生会见我的当月,中国国务院就正式批准了原国家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流动站的报告》。

    (二)

    多年来,我目睹了中国博士后制度在中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蓬勃发展的令人欣慰的景象,感受到在新形势下,它所具有的非凡生命力。

    博士后制度在中国发展到目前这样大的规模,而且较我们最初的想法有很大的扩展。最初计划招收250位博士后,1996年一年内就增至1200名,20年后的今天,每年新招博士后就有5000多人。迄今为止,中国已招收博士后近三万人,其中近两万人已期满出站,目前在站的博士后总数已逾万人。设站学科从开始集中在数、理、化、天、地、生等理学类基础学科,逐步扩大到理、工、农、医、哲、法、文、经济、教育、历史、军事、管理等12大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数量达到1363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产学研结合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全国已设立1018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国防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冶金、机械、建筑、化工及宏观经济、金融、商业等行业。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我每次参加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会议,每次听取管委会办公室的工作报告,都深受感动。我深切地感到,祖国为博士后真是做得十分周到、无微不至、细致深入。我不止一次地在博士后管委会上说,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既借鉴了国外博士后制度的经验和许多基本做法,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制度。祖国在21世纪在全世界的前景和地位非常光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许多研究生院中成绩都是最好的,中国的领导人和政府又这样重视青年人才。我确信,正如很多人所说,从前科技上很多领域是犹太人领先,希望将来能有很多领域是中华民族领先。

    随着博士后规模的迅速扩展,原先国家拨款建造的博士后公寓以及博士后基金、博士后日常科研和生活经费款项已严重不敷使用,亟须不断增加投入。我与其它博士后管委会委员一样,也为此尽力奔走呼吁,我曾多次给国家和有关部门领导人写信,请求增拨相关经费。使我非常欣慰的是,每次请求都一一得到批准和落实。

    为了加强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管理,广开基金来源和便于同国内外各种基金组织进行合作、交流及更有效地利用基金,1989年我又建议成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为基金会设计了基金筹资办法。1990年5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成立前后,基金会就收到了共计数百万元人民币的捐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基金的短缺。

    1994年由于国家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博士后科学基金所拥有的外汇面临全部结汇的问题,而基金会提供给博士后的外汇资助是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当时我又写信给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先生,恳切请求继续保留基金会的外汇账户,使这一问题作为特例圆满地得到了解决。

    在我与博士后的多次座谈交流中,常常听他们讲述科研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参加他们组织的学术会议和各项联谊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针对博士后提出的问题,我以切身体会讲述了一些治学方法:要正确估计自己的学力,恰当选题,难度可以稍大于自我估计的能力范围;同时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围绕科技事业的发展来选题。各学科之间要进行交流、渗透,互相支持,开拓视野。要加强在站博士后间、同时也要加强出站博士后间及其相互间的联谊活动和学术交流。

    当前,中国博士后事业方兴未艾。我希望祖国的博士后制度和青年科技人才永葆迅速、健康、茁壮的成长。我愿为此继续尽我的努力。

    (三)

    今年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20年来,祖国的博士后事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不断完善,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还造就了一批既懂科技、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一项对祖国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成就。

    我们在纪念博士后流动站建立20周年,总结20年来博士后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必须再向前看20年。到2025年,世界将会是怎样的场面,我们的祖国将会发展成什么样,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如何适应这个发展,博士后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负起什么样的责任等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1世纪是以发展和创新为主题,以探索全宇宙的知识和发扬地球整体的经济为特征,更以人才为最重要核心的新世纪。科技的发展必然要广泛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中,并深刻地改变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面貌。世界各国充满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想对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和博士后们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科技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可是也带来环境等严峻的问题。我希望博士后不仅要研究解决其中许多相关的技术问题,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建议。

    第二个问题,20年来中国的发展非常惊人,我认为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文革后人民把精力都放在向前看上,不去清算旧账。祖国博士后的发展应推广小平先生不搞争论、向前看的精神,使全世界不搞争论,使全世界都向前看。这样不光是祖国的科学技术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也能使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和各项事业都迅速发展。我希望博士后今后能肩负起这样一部分很重要的历史责任。

    最后,我以10多年前我为首届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的题词和为博士后证书设计的博士后图案的含意作为结尾,以寄托我对博士后的殷切期望。

    我的题词以博士后三个字嵌入句首,即“博采科学精华,士当为国争光,后辈定能居上”。

    博士后证书是颁发给每位期满出站、完成研究工作的博士后经历证书。证书的图案是:在一个博士帽的背景下,展现出巨帆出海的形状,其风帆由英语博士后,即Post Doctor两字的第一个大写字母P和D构成,这P和D又正好组成象形文字“后”和“追”的字形,它展现了中国博士后奋起直追,在学术的海洋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姿,象征着博士后在前进和成长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一帆风顺。

    我祝愿祖国的博士后们在博士后期间及其以后一生的经历中取得更好的成长,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