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进展

【字体: 时间:2005年01月17日 来源:中油网

编辑推荐:

  

  新颖的微生物强化采油先导项目中获得成功

  目前,生物技术被认为是石油工业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它能够通过提高从上游经营、中间运输部门到下游部门整个链条的附加值,最终带来有形的利益。新颖的生物技术设计、流线型的模拟以及油田的实际监测使得其在阿根廷Vizcacheras油田的强水驱油藏中获得成功。

        1.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就是将特殊的微生物体系、生物催化剂与营养物系统接种到生产井或注水井中,从而将其大量的植入含油区的孔隙介质中,并通过控制酶在含油层油水界面上的反应,改变原油的流动性,产生短链的分子与生物表面活性剂。

        它利用复杂的生物化学酶来加速普遍存在于原油中的直链烃的氧化还原反应,借助于共生微生物以及特殊的营养物,使兼性喜氧的微生物与严格厌氧的微生物交替作用,最终通过酶的反复氧化还原最终将石蜡等重油组分转化为短链分子,从而使原油的性质,如低的原油体积系数、高的API等级、油水界面张力,岩石与原油的相互影响(润湿性)等得到了改善。

        2.微生物强化采油机理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使得原油的产量增加,含水降低。其三个主要作用机理为:

     (1)通过低界面张力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一步降低了地层的剩余油饱和度;

     (2)将石蜡等重油组分转化为短链分子,从而改善了原油的流动性;

     (3)微生物的大量植入,使流体转向未波及区域,从而提高了波及系数。

        3.Vizcacheras油田微生物强化采油先导项目

        Vizcacheras油田60%的原油产自Papagayos油层。其地层温度为198℉,平均渗透率为1000mD,有效孔隙度为25%,剩余油饱和度为25%。1999年9月份,在VI-286号注水井,接种利用烃裂解的兼性厌氧微生物进行微生物强化采油。该项目一直进行了19个月。

        4.结论

     (1)经测试,低速注入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在强水驱油藏中获得了成功。据保守的估算,从2000年8月份到2003年8月份,在先导项目阶段微生物强化采油累计增加的产油量为5887立方米(3.7万bbl),累计增加的储量为2.81万立方米 (17.7万bbl)。

     (2)微生物强化采油先导项目表明其经济上可行,从而正促使其向实际应用阶段推广。

     (3)先导项目开发的费用估计为2.87美元/bbl,预计在未来的大规模应用阶段其费用将会下降。



中原微生物驱前景广阔

  中原油田不断加大采油新技术研究开发力度,积极开展三次采油研究,微生物驱油成"利器"。在采油三厂文明寨油田12口井实施微生物调驱技术,效果显著,其中10口水井对应见效油井25口,日增油38.2t,已累计增油7000余吨。  

  油田到了开发后期,面对接替储量严重不足和三次采油技术成本居高不下等现状,微生物驱油技术以其成本低、操作简便、不伤害地层、不污染环境、投入少、效益高等优势,引起广泛关注。  

  驱油微生物除具有普通微生物的共性外,要达到提高采收率的要求,采油微生物还应该能够在油藏条件下旺盛地生长繁殖,必须适应油藏的矿物岩性、油藏温度、地层压力、地层流体的性质,包括原油性质和地层水的性质,如矿化度、pH值等。代谢产物有机酸、气体、溶剂等能够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并且能够与地层的原生菌配伍。还能以石油烃作为其惟一碳源,最理想的是它能够选择性地利用原油中对黏度影响大组分作为营养源。另外,所选微生物应无环境污染问题。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针对文明寨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吸水差异大、部分小层储量动用程度低、常规驱油技术难以见效的问题,引进微生物调驱技术。科技人员针对不同油藏条件及井组的动、静态资料,开展了微生物的筛选、物理模拟试验等室内研究,调配出了合适的微生物材料。今年以来,先后在文明寨油田M42、M159等井组进行了12井次微生物驱油,对应油井29口,见效25口。截至目前,对应油井日产油上升了38.2t,含水下降了3.6个百分点。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