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重复”使动物进化水平不如人

【字体: 时间:2004年06月15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

        “不会重复”使动物进化水平不如人

        俄罗斯专家研究发现,大多数动物不会重复运用其具有闪光点的“发明”,这是其进化水平落后于人类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动物分类和生态学研究所专家列兹尼科娃经过大量调研后发表文章说,年幼的野兽、鱼类、鸟类甚至昆虫都能从其母亲那里学到基本生活技能,但这些能力属于遗传学上的本能,只有少数动物能够“发明创造”。例如,部分野生黑猩猩能够使用身边最简单的工具;一些日本猕猴会用水清洗食物;同一池塘附近属于不同群体的灰家鼠捕食技巧各有千秋。但研究人员发现,除了人和经过人训练的黑猩猩外,其余动物均不会准确地重复具有智慧闪光点的某些“发明”,它们大多根据自己的方式模仿“发明”内容,使得“发明”中的“精髓”没得到传播。“发明者”自然死亡后,它们的“发明”也就随之消亡了。甚至偶尔使用了某些特殊工具的黑猩猩没过多久就不再用这些工具,更不用说制造工具了。  

        不过列兹尼科娃也指出,专家目前对影响动物重复、学习等能力的遗传、种群结构和环境因素还了解得不够,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预测这些行为特点对动物自身的影响。  



        孤独成长的鸟怎样识别同类  

        一出壳就独立生活,没有父母照顾,孤独长大的澳大利亚冢雉怎么能够辨别同类,在求偶时不会搞错对象呢?澳大利亚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羽毛颜色和取食行为都是冢雉辨别同类的依据。  

        多数鸟类在幼年受到父母照顾,对父母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称为“铭印”的过程是幼鸟学习辨认同类的途径。但澳大利亚冢雉的繁殖习性特殊,雌鸟不孵蛋,成鸟也不照顾幼鸟。雄鸟用土壤、树枝和树叶营造土冢供雌鸟产卵,土冢中树叶等材料腐烂产生的热量使蛋孵化。幼鸟出壳后就已经长齐羽毛,会飞并且会自行取食,不需要成鸟照顾,也就没有建立“铭印”的机会。  

        为弄清刚出壳的冢雉如何学会辨别同类,澳大利亚麦夸里大学动物行为学家用遥控机械仿真冢雉进行实验。机械鸟分为固定不动、可转动和可做出啄食动作等几种。结果显示,幼冢雉对会啄食的模型最感兴趣。如果过滤掉紫外线,即使会啄食的机械鸟也难以吸引幼鸟。这表明,啄食行为和羽毛颜色都对幼冢雉识别同类有帮助。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进化|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