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关注:科技可持续发展

【字体: 时间:2004年03月12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

    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1日晚,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整理出的全部1374份议案摘报中,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议案达100余份。尽管儿时教科书上“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教诲还回响在我们耳边,但如今,用曾玉康代表的话说,我们的资源拥有量已不容乐观。
    就在海内外舆论纷纷以怀疑的眼光审视中国所面临的“资源瓶颈”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专门成立了“能源、资源与海洋发展科技问题研究组”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专题组”,其目的只有一个: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让科技为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环境资源压力绷紧经济运行之弦

    全国政协委员石万鹏语出惊人:“去年全国煤产量16亿吨。到2010年,我们的产煤量要翻番,达到30亿吨至32亿吨才够用。我听了吓一大跳———根据煤炭行业发展情况预计,这个目标几乎不可能达到。即使能够达到,也不是成绩,相反会是一场灾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今年两会期间坦诚地道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资源制约:去年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大约是4%,但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原煤、钢铁、氧化铝、水泥分别为7.4%、31%、27%、25%和40%。所以,在新的一年里,不要说是9.1%、就是按照7%左右的速度增长,能源、原材料、运力要保证承载,也要付出相当大的艰苦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十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钱易代表也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如果继续沿袭现行的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到2020年GDP再翻两番的同时,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如果也相应翻两番,生态环境的压力将不堪设想,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很多代表委员都感到了同样的压力。“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却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贾丹兵代表的忧虑也溢于言表。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印证了代表委员的忧虑:从能源角度看,我国资源禀赋较差,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水和耕地,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3,森林资源为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环境和生态形势也不容乐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远远高于环境承载能力;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环保科技领域方面缺乏系统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学研究,而是比较注重针对具体环境污染的防治技术和末端控制等等。

    环境资源约束矛盾给科技开出需求大单

    马凯指出,缓解资源制约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降低工业化进程中累计的资源消耗,缩短工业化的进程,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

    为此,国家宏观经济部门希望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以下问题能够有所突破:

    能源发展对科技发展的主要要求,一是加强资源勘探开发,努力实现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二是重视能源安全技术、重点是煤矿安全技术和电网控制技术。三是加强能源环保和大容量输电技术。四是应开发能源节约技术,以石油节约和替代技术为重点。五是要改善能源结构。六是要跟踪前沿能源技术。

    未来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一是加强对重点生态环境区域和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研究,二是加强对全球环境问题和长期环境问题的研究,包括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生物安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地下水污染、面源污染等。三是加强对水环境安全、空气环境质量安全、有毒有害工业废弃物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四是围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结合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尽快建成生态、环境、资源和灾害的综合监测体系。五是推进循环经济重大技术研究。六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中长期规划力求为环境资源制约矛盾破题

    有挑战自然也就孕育着机遇。不能让资源、环境拖了高速经济列车的“后腿”。

    说起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陈勇似乎总是“跑题”,他说的最多的不是规划本身,而是如何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制定规划。陈勇对记者反复强调的是,制定规划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一定要勇于大胆创新。同时,国家应加强节能方面的立法,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

    作为规划制订的参与者,陈勇认为,中国能源必须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在坚持“节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开源”,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他说,规划既要解决当前急需的问题,更要解决长远发展问题,能源方面至少要考虑到50年之后的情况。规划要有层次,不是同步发展,可根据GDP翻一番、翻两番以及到本世纪末为界限,分阶段考虑问题。

    经过研究和探讨,规划专家组初步形成了共识,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王大中提出,能源资源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应遵循三大思路:一是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保证资源供应安全为主线,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优先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二是坚持开放创新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我为主,跟踪、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抓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点突破;三是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突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

    钱易代表告诉记者,可持续发展呼唤新的科技革命,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而循环经济就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据参加规划制订的钱易代表介绍,传统经济是遵循“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人们从地球上采用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然后以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形式大量排向大气、水体和土壤;而循环经济则倡导将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过程,其原则是,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弃物排放量(Reduce),大力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Recycle),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

    钱易代表强调,循环经济的实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必须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个社会环节,并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需要法律、规章的保障。“这不仅是环境、资源工作者的事情,而且是社会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公民的共同事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牛文元也建议,将循环经济理念注入老工业基地改造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深远而宽广,但它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通过将能源利用率提高至最佳水平,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可以预见,今后合理的经济形态应当是资源节约型的能效经济,而能效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记者 罗晖 实习生 佘超龙 吴科特)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科技|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