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五位

【字体: 时间:2004年12月09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对2003年中国科技论文的大盘点今天揭晓。与2002年的统计相比,我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影响力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喜的是,2003年我国的SCI论文数量比上一年增长了22.2%%,被引用篇数和被引用的次数则分别增长了29.0%%和39.3%%,也就是说,我国SCI论文的影响力指标比数量指标增长得更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SCI论文的质量在国际上有所提高。

  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表明,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的,在作者机构中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论文共有93352篇,比2002年增加了15957篇,增长率为20.6%%,而世界论文总数的增长率为27.3%%。我国科技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数1834994篇的5.1%%,所占份额较2002年减少了0.3个百分点。按照国际论文数量排序,与2002年一样,我国依然列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之后,继续保持世界第5位。

  统计结果显示,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SCI所收录的中国论文为49788篇,比2002年增加9030篇,增长22.2%%,所占份额从2002年4.18%%增长到4.48%%。按论文数排序,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6位。论文数排在前5位的国家为: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

  反映工程科学研究情况的EI收录期刊论文中,中国论文为24997篇,排在世界第3位,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论文数量虽比2002年有所增长,但占世界的比例却稍有下降,为8.2%%。一般来说EI收录论文属于应用研究和工程开发领域,所以科学计量学研究人员经常利用EI数据来进行各国高技术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ISTP收录的是科技会议论文。会议论文是科研成果产出除期刊论文以外的一个重要补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学前沿和最新研究动向。ISTP2003共收录了我国科技人员参加的1261个国际会议,其中1127个会议是在我国以外的62个国家(地区)召开的,共发表了科技会议论文18567篇,占全世界总数的4.5%%,比2002年的13413篇增加5154篇。我国科技会议论文的世界排位为第6位,居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后。

  从统计报告可以看到,我国科技论文的影响力有了一定的提高。2003年我国被SCI收录的国际论文的被引用数由2002年的24154篇增加到31168篇;被引用次数由51766次增到72131次,分别增长29.0%%和39.3%%。值得一提的是,以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为首完成的水稻基因测序工作,其研究成果2002年发表于《SCIENCE》上,至今该论文已被国际同行在139种国际刊物上引用432次,获得了较大影响。

  虽然我国的科技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在2003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二者还是不成比例的。从总体上说,论文的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五,但被引用的次数还不多。统计报告给出的数据表明,在过去十年间,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在世界上仅排第18位。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棱镜”SCI:折射中国科研实况

     每年岁末,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上一年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总是十分引人关注。12月7日当它发布《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下面简称统计结果)时也不例外。身居科研机构者,关心的多是自己单位的科研论文在国内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置身科研机构之外者,更多的是关心我国与国际科技先进国家还有多大差距。尽管中国科技信息所发布的只是一个有关论文的统计结果,但透过这些数字却能看到我国科研机构的整体发展趋势和特点。



  国际合作论文:中国第一作者超过半数

  2003年SCI收录的中国大陆论文中,国内与国外作者合作产生的论文为11739篇,占我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3.6%%,比2002年增加2.2个百分点;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作论文5942篇,合作伙伴涉及67个国家(地区);其他国家作者为第一作者、我国作者参与工作的国际合作论文为5797篇,合作伙伴涉及65个国家(地区)。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有许多科技工作者到国外去工作,实际上就是给外国科学家“打工”。当时,有人笑称我们的科学家是“廉价”劳动力。不论如何评价这个现象,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我国科学家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学到了最先进的现代科技。如今我国自己的科学家也能独挑大梁,并当起了第一作者。论文的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是整个科研项目的思想制造者。2003年度,在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中,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首次超过了非第一作者的论文,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合作科研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产生的国际合作论文中,与中国科学家合作者来自67个国家或地区,排在前五位的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合作论文中,与美国合作的篇数是1856篇,与日本合作了1127篇,与德国合作了504篇,与英国合作了411篇,与澳大利亚合作了239篇。这表明,我国国际论文的产生主要是与世界科技大国合作的产物。正是在与这些国家的科技合作中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如果要问“中国作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作论文中哪篇文章涉及的国家(地区)最多”?那么发表在《全球生物地化循环杂志》上的《温室气体对作物栽培系统的大田效应》一文堪称之最,共有5个国家、7个机构、8个作者合作完成了这篇论文。



  浙江:科技论文呈腾飞之势

  从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国际论文产生的数量,还是国内论文产生的数量,也不管是国际被引用篇数的数量,还是国内被引用次数的数量,北京、上海和江苏都稳居前三名,只不过不同项目上各自领先。在这四项统计中,浙江也是全部进入前十名的省份之一,分别为第5、第8、第7和第8位。但浙江是前十名中最特殊的一个省份。

  统计结果中发布了2001年-2003年三年间国际科技论文增长较快的十个省市,像新疆、贵州、山西等省份都名列其中,由于他们以前发表论文的基数小,所以论文增长较快。新疆2001年的国际论文数量为48篇,去年增为150篇;贵州由80篇增到176篇。但浙江很特殊,它的国际论文排名已经进了中国的前十名,基数也很大了,但它依然进了增长较快的十个省份的名单,由2001年的1936篇增加到去年的4054篇,在增长较快的省份中排第5位。基数大而增速快,这十分不易,预示着未来几年,浙江省的科技可能还会有大的腾飞。



  高校论文:谁领风骚

  在2003年中国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中,高等院校是绝对主力,占了其中的78.77%%。研究机构占了19.60%%,余下的百分之一点几由医疗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机构完成。可见高等院校是我国科研论文产生的最大群体。想当初,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刚刚恢复的大学很少有把科研作为学校重点工作的,基本都是以教学,特别是以教授书本知识为主。当时许多人疾呼“高校要搞科研”,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我国高校不但搞起了科研,而且还成了中国科研的主力军。

  统计结果显示,2003年度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数的排名、EI(工程索引)收录论文数的排名和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收录论文数的排名中,清华大学都是位列我国高校第一。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新中国成立后的清华大学是一所完完全全的工科院校。但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清华大学已变为了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并且在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SCI排名上位列第一,说明它的基础研究水平在国内也是相当高的。

  相比之下,北京大学在SCI排名中列第3位,在EI排名中列第8位,在ISTP排名中仅列第12位。但北京大学也有自己的优势,别看北大的三个排名不是第一,有的还比较靠后,但是在全国高校2003年所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北大的论文被引用率却排在第二位(居清华之后),如果把它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尺度中,比如从1998年至2002年SCI收录论文累计被引用次数,北大就雄冠全国各高校之首,以18456次远远超过列第二位的清华的14738次。



  中科院论文:一枝独秀

  在每年的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除了对高校做专门的统计外,对我国的科研机构也做一定的统计。2003年统计结果显示,科研机构论文的各种统计几乎被中科院的各个院所覆盖,只是个别项目上有其他单位“染指”。

  2003年度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排名、SCI收录论文数排名、EI收录论文数排名三个项目的前20名都为中科院下属的单位,即使是1998年-2002年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用次数较多的前20所研究机构也被中科院各院所囊括。只有EI收录论文的第20名为钢铁研究总院,ISTP收录论文中的第8、第17、第19分别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西安高技术所、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其余均为中科院的下属单位。

  假使按学科分析,数学领域、物理学领域、天文学领域、地学领域、生物学领域、环境科学领域等也都是中科院的下属院所发的国际论文最多。

  这说明,在中科院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中科院的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水平是其他研究机构不能比拟的。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科技论文|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