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安全否?

【字体: 时间:2003年03月04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人类历史上接受最快的一项技术之一就是转基因技术。目前科学水平还不能准确地回答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有不良影响。这些成本低、产量高、价格廉的转基因植物近来正面临许多国家、组织和个人的反对。人们普遍担心这种转基因植物食后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发生人体基因变异,并对自然界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转基因植物种植快速扩散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转基因植物的产品,什么是转基因植物?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有利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内,使之获得有利的生物特征,从而培育出来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植物新品种。
   
    人类历史上接受最快的一项技术之一就是转基因技术。美国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后,1986年抗虫和抗除草剂转基因棉花首次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至今国际上已有近50个国家批准数千例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涉及的植物种类有60多种。我国研究和培育的转基因水稻、大豆、西红柿和甜椒已获成功。迄今为止,获得我国农业部批准投入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有:耐贮西红柿、抗黄瓜花叶病的西红柿及甜椒等三种。
   
    近年来,转基因植物在全球的种植面积增长迅速,种植转基因植物的国家从1992年的1个国家增长到1999年的12个,2001年进一步扩大到16个国家。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1996年到2001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其商业化进程加快,美国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目前,转基因植物商业化较成熟的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四人类。2001年它们的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2001年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约有3330万hm2,占全球大豆种植面积的46%,转基因玉米980万 hm2,占全球玉米种植面积的7%,转基因棉花680万hm2,占全球棉花种植面积20%,转基因油菜270万hm2,占全球油菜种植面积11%,由此可见,无论从历年转基因植物种植的面积来看,还是从转基因植物与非转基因植物种植的比例来看,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均有快速扩散的趋势。
   
    转基因植物是否安全?
   
    转基因植物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产品,目前科学水平还不能准确地回答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有不良影响。这些成本低、产量高、价格廉的转基因植物近来正面临许多国家、组织和个人的反对。人们普遍担心这种转基因植物食后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发生人体基因变异,并对自然界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研究发现,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转变成杂草,如果转入的抗性基因逃逸到其他作物上,也会使这些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变成杂草;抗虫、抗病和抗除草剂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产生毒害而使其死亡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使其致死,已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导致蝴蝶死亡的报道;转基因作物中病毒基因有可能与侵染该植物的其他病毒进行重组,产生新病毒或超级病毒;转基因动物具有普通动物不具备的优势特征,若逃逸到环境中,会通过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破坏原有自然生态平衡;转基因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交换遗传物质,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生物或增强有害生物的危害性,甚至引起疾病的流行;转基因微生物还能取代其他物种,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无法挽回的损失。
   
    就目前转基因生物来说,由于缺乏大样本及长时间的科研数据,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风险或可能的危害还知之甚少。主要困惑表现在:
   
    1.食品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研制目前只有动物实验,并无人体试验,也无长期观察,因此,其安全性尚无定论。转基因食品问世5年来,全世界约有2亿人食用过数千种转基因食品,尚未报道过一例食品安全事件。
   
    2.生物富集度。食物链中有益物质的富集或有害物质的聚集对上一级生物的健康极为关键。目前,转基因作物大多用于饲料,这类转基因生物加入其原来没有的抗病虫害基因或抗杂草基因,其自身会有哪些富集变化,被家畜富集后又会怎样,人食用后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尚缺少全面系统的科研结论。
   
    3.药食关系。利用转基因技术可建立动物药库和植物药库,如吃一个西红柿就能预防乙肝。但这种转基因药物对人体有无风险仍需进行长期研究监测才能得出结论,目前这种关系尚不明确。
   
    4.生态环境影响。转基因生物具有自然生物所不具备的优势,但若将其释放到环境中,有可能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5.基因污染。转基因生物造成的基因漂移可能会破坏野生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例如转基因作物花粉随风飘散,由此造成的基因污染将防不胜防。
   
    6.全球监管。现今许多转基因生物产品较多的国家,采取“外松内紧”政策,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转基因产品却不说明。这种现象对保护全球生物安全十分不利。
   
    因此,对上述问题没有充分可靠的结论之前,我们不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与否做出结论,其安全性还有待长期观察和研究,对普通民众来说,“知情选择”是最为重要的。
   
    我国如何应对转基因植物的发展?
   
    地球上人口越来越多,而土地、能源等资源越来越少。全球每年有近2100万公顷可耕地丧失生产能力,据国际权威机构的估计,到2020年世界人口还将增加20亿,因此,我们面临着粮食短缺、能源匮乏的形势。从我国来看,2030年,中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需要的粮食在6.5亿吨左右,农产品总量要求提高50%,而现有的技术和耕地面积根本支持不了这么大幅度的产量提高。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解决人类的粮食短缺问题,还可生产防病治病的胰岛素、疫苗,并可利用植物生成替代石油的能源,等等。
   
    正因转基因生物技术有如此的好处,因此,在我国发展转基因技术非常有必要,但鉴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考虑,为防患于未然,国务院在2001年6月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02年1月7日我国政府颁布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要求为进口的转基因产品申请安全证书和标识。这些措施的出台说明了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转基因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安全的严重性。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由于生物技术产品风险的出现具有长期的滞后性,因此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问题需要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研究。我国急需将这方面的研究列入重点科研和投资项目计划,加强生物安全的研究和能力建设,提高公众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我国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以有效地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促进我国生物技术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应建立相关管理机构,逐渐形成了一—套生物安全监管机制、法规建设体系。
   
    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我国不能“先发展后治理”,而应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研究发展道路,通过转基因方法培育的新品种,其安全性应该达到自然界中自然突变、化学物理诱变、有性杂交等方法所培育出的品种的水平。目前我国应侧重基础研究,例如:新基因克隆,新方法发明,新系统创造,模拟传统育种方法重组基因的发生过程等,确保基因品种的安全性。
   
    总之,人们对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和影响还只能进行某种程度的预期,至于这种威胁到底会有多严重,涉及面到底有多广,现在还很难给出一个量化的结论,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拨出专门经费针对生物安全进行实验,但毕竟时间不长,还很难得到一个百分之百准确的结论,即便对一些局部问题得出了某些结论,也都是通过小范围实验得到的,而大面积释放后的监测,特别是生物技术产品自然积累的数据还太少。但既然我们认识到生物技术有可能给人类的生活乃至生存带来某种危害,那么,我们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不能因为无法确定其存在的必然形式,就想当然地认为其不存在。因为它关系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
   
    来源:《高科技与产业化》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转基因植物|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