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多雕”抗虫棉

【字体: 时间:2002年08月14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抗虫棉现场展示会,就连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农业部副部长韩长赋等领导和专家也冒着酷暑,兴致勃勃地赶往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中试基地。

与其他抗虫棉现场展示会不同的是,这次现场展示会不仅要考察抗虫棉的抗虫性和长势,还要重点考察抗虫棉对环境是否安全。

培育抗虫棉是正确选择

提起抗虫棉,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培育抗虫棉?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大昉研究员说,我国既是产棉大国,也是原棉消费大国。棉花和纺织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年出口创汇总额占全国出口创汇的1/4左右,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因此棉花生产的兴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连年大暴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仅以1992年为例,北方棉区减产皮棉160万担,直接经济损失50亿元,严重打击了植棉业与纺织业的发展。为了消灭棉铃虫,大量使用有毒农药,又会污染农田生态环境,损害棉农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而且使棉铃虫对农药产生了抗性,反而加剧棉铃虫的危害。

正是在这危急的情况下,863高科技发展计划于1991年首先启动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随后,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和计委产业化项目等计划相继实施。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抗虫棉的研究与产业化迅速取得突破。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人工合成和改造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基因,并将杀虫基因导入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及新疆的棉花主栽品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立研制和开发成功转基因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

为防止棉铃虫对单一杀虫蛋白产生抗性,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又研制成功能同时产生两种杀虫蛋白的双价抗虫棉,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双价抗虫棉的商业化。转基因抗虫棉经农业部批准自1997年始在国内进入商业化生产。

抗虫棉是我国目前唯一大面积种植并初步实现产业化的转基因农作物。至2002年,全国已有15个常规和杂交抗虫棉品种(系)分别通过全国及山西、安徽、山东、新疆、江苏、河南和河北等省的品种审定。目前,国产抗虫棉在全国的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2700万亩。作为主要研制单位,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参加兴办的“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2001年被国家计委授予“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

抗虫棉保证生态安全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说,抗虫棉的生态安全问题很早就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96年以来,在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攻关计划和农业部发展棉花专项基金的资助下,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科学家对转基因棉花的生态环境安全性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棉中杀虫蛋白对棉铃虫控制效果在85%以上,对红铃虫和玉米螟控制效果可达90%,显著优于化学农药,种植抗虫棉平均减少化学农药用量70%以上。

与普通棉花施药防治棉铃虫处理比较,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能显著提高棉田生态系统内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而且由于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蚜虫的天敌瓢虫类、草蛉类和蜘蛛类数量大幅度增加,还能有效控制蚜虫的发生。

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据国内外科学家联合调查,种植抗虫棉的棉农每年可平均减少农药喷施13次,或每亩地减少农药施用3.3公斤。由于省药省工,也显著地减少了人畜农药中毒和死亡事故的发生,同时种植抗虫棉的棉农也显著减少用于防病虫的劳动力投入。另据计算,棉农种植抗虫棉每亩增收节支合计约140元,至今累计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4亿元。

国产抗虫棉的广泛应用,显示了中国农业高技术研究开发的强劲势头和雄厚实力,使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转基因棉花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成果为抗虫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环顾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也许再过若干年,抗虫棉又会被更新的技术代替,就像它取代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一样。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抗虫棉无疑是最好的,从大量经过长期研究的科学数据来看,抗虫棉特别是国产抗虫棉,对环境是没有大影响的。 

 摘自: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棉花|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