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年科学家获“生物多样性领导奖”

【字体: 时间:2002年07月03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科学时报》昆明7月1日讯(记者王雨宁):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张亚平荣获第三届“生物多样性领导奖”。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   
   
    该奖项是国际上专门针对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生物多样性领导奖”由美国两个基金会——贝基金会和约瑟芬-贝-保罗-迈克尔-保罗基金会联合颁发。1995年,这两个基金会联合哈佛大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耶鲁大学、密苏里植物园、海洋生物学实验室(马萨诸塞州)、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圣达菲研究所、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和野生生物资源保护协会等10个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著名单位,设立了针对个人的“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每3年一届,奖励每位获奖人18万美元,以表彰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的成就。1996年的第一届有三人获此殊荣,第二届和本届各有五位获奖。   
   
    张亚平1965年5月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86年在复旦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已故院士施立明研究员指导下攻读并获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美国圣地亚哥濒危动物繁殖中心(CRES)研究动物的分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1995年回国,一直从事分子进化与基因多样性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致力于研究动物和人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他与合作者在分子水平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一些重要动物类群,如熊超科(包括大熊猫、小熊猫、熊等)和灵长类等的系统发育,澄清了这些动物类群系统与演化中的一些难题;建立了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DNA库,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懒猴、盘羊、海南坡鹿、穿山甲等的遗传多样性,并与一些非濒危动物进行比较研究,这些工作有助于揭示动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物种濒危的关系,为制定有效的保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和揭示了我国主要的家养动物,如猪、牛、羊、鸡和狗等的起源与遗传多样性;对我国不同民族人群基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揭示中华民族源流与人群扩散、迁移历史提供了新线索,有助于了解一些疾病相关基因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对基因多样性的研究,揭示了基因变异与其结构功能的一些关系及其对动物适应进化的意义。   
   
    张亚平先后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PNAS、Am. J. Hum. Genet.等国际SCI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国内SCI刊物发表论文10篇。   
   
    张亚平曾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他的研究小组于2001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
   
    摘自:中国科学院网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生物多样性|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