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避免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复建设”

【字体: 时间:2002年07月26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

新华网上海7月25日电(记者张建松)我国遗传资源十分丰富,为科学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开展基因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样本,各地的科研院所在竞相多出科研成果的同时,雷同或相似的科研设备投资也不断攀升。专家呼吁,警惕经济领域里常见的“小而全”的作坊式重复建设现象,也在我国方兴未艾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里抬头。

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贺林教授,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深有体会地说,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评委之一,他每年都要审阅来自全国各地的基金申请报告,从中就发现一些课题的申请零散而重复,很多课题组都收集了一、两个遗传家系,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基因样本,但有的连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思路都搞不清楚。目前,国内起码有四、五个课题组都在开展癫痫病致病基因的研究,家族痉挛性截瘫的致病基因也有不少课题组在进行研究。

贺林教授指出,收集家族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样本,只是寻找致病基因研究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对这些样本基因逐个测序、进行连锁分析、筛选和定位,确定了基因突变的位点后,再进行精细定位,寻找突变基因,并予以克隆。这一系列的研究,需要DNA测序仪、蛋白质分析质谱仪、生物传感器等一系列的科研设备,而这些科研设备价格都非常昂贵。例如,基因研究最基本的仪器DNA测序仪,国际市场价格就高达15-30万美元/台,蛋白质分析质谱仪就更贵,功能最好的可卖到60万美元/台,最简单的也有20万美元/台左右。至于研究蛋白质相互间作用的生物传感器,除了仪器每台价值15-40万美元以外,实验中必须用的荧光标记的引物价格也非常昂贵。

由于没有专利,我国目前还无法生产这些研究基因的仪器,所有的研究设备几乎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许多科研院所在花费了国家大量的外汇进口了设备后,利用率却很低,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或研究任务不足,仪器的许多先进而复杂的功能得不到开发,常常处于不饱和的运转状态,有的甚至买回来以后才发现根本用不上,堆在墙角连包装箱都没有打开,多少年来任其闲置浪费。

曾经破译了人类遗传学百年之谜、成功地找到“A-1型短指(趾)症”IHH基因的贺林教授说,生命科学发展到今天,多学科的交叉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没有相互间的合作很难取得大的科研成果,目前国内的单基因疾病的研究技术已基本成熟,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研究平台,实行现代化大生产“流水线”式的合作研究,既降低研究成本,又避免国家遗传资源的浪费。

根据这一发展思路,贺林教授已决定在上海交大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下建立三个研究所,作为多学科的研究实体,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基因定位、克隆及其功能研究的技术平台,面向全国的同行开放。贺林教授告诉记者:“在这类合作中,上海交大BIO-X中心将不寻求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主要是想通过这一行动,有效地把我国的遗传资源充分地利用和开发起来,以取得在国际上的科研竞争优势,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摘自 新华网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生命科学|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