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身陷利益纷争

【字体: 时间:2002年04月17日 来源:

编辑推荐:

  

  

如果专利制度只奖励常规的发现工作,却忽视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的话,这将是个巨大的嘲讽、也是科学的不幸——

始终伴随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利益分配问题至今尚未获得圆满解决。在此间召开的国际人类基因组“上海会议”上,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各国专家仍在为此探讨可行的方案。科学家们普遍感到,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深入实施,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将变得越来越紧迫。本次会议的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阐述了中国对这个问题的立场。他透露,中国正在积极组织科学家和社会公众在遵循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伦理委员会历次声明精神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基因保护法规。

陈竺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表示,16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所秉承的原则就是推动基因发现、功能分析等人类基因组领域的科学研究,鼓励不受个人、行业和国家利益的约束,自由交流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把科学家获取的人类基因图谱视作全人类的财富,并致力于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缩小北南差距,最终造福全人类。他说,中国参与这项计划的初衷是与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的原则相吻合的,中国政府高度评价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伦理委员会的历次声明,并在有关人类基因资源的管理办法中做出明确表示。他强调,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伦理委员会的主张,反映了世界主流科学家对基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立场。

来自英国的Sandy Thomas教授在今天下午的专题报告中也认为,现在,随着基因序列的不断发现,基因专利的申请带来的争议越来越多。他承认有些同源基因可以通过翻译成蛋白质用于临床,但是否都能拿去申请专利的确需要仔细探讨,他认为这些基因的广泛性值得怀疑。对于那些急于把在随机、孤立的基因部分中获得的短序列及某些功能不明的基因转录、解码蛋白申请为专利的行为,Sandy Thomas反对的理由显得有些极端,他甚至对这些成果是否存在专利问题表示怀疑。

澳大利亚科学家David Weisbrot的报告显示,随着世界范围内人类基因研究活动的加速发展,各研究组织自己组建的数据库正逐渐壮大,但由于尚未在数据的输入、储存和获取等相关方面达成一致,这些数据库的有效利用问题正在对人类基因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推广构成影响。但显然,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同样在于如何恰当地处理好利益分配。

毫无疑问,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一个直接成果,即通过DNA检测搜集证据的做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普遍应用。美国马萨诸塞医学院的Dorotha Wertz在报告中举的这个例子从另一个方面提醒人们,尽管科学给人类带来许多便利,可一旦这些便利引起商业资本的注意,科学的进程就可能再也无法按原有的单一方向进行。

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很早就开始关注基因专利问题。1995年,针对有些国家的专利局对功能不明确的cDNA序列或片断授予专利,该组织发表了关于DNA序列专利权的声明。声明中表示,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担心这种行为只会奖励那些专门发现基因序列的科研人员,不利于从事生物功能及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或机构,认为这将妨碍基因技术在人类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发展,有违公众利益;并表示要致力于全球范围内基因组信息的发布,以推动对基因功能的广泛研究。

这个声明表示,如果专利制度只奖励常规的发现工作,却忽视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的话,这将是个巨大的嘲讽、也是科学的不幸。有些专利机构给那些从事大量、常规测序研究工作(包括EST和完整的基因)的研究人员或机构授予广泛的专利权,而对从事远比基因发现更重要、进行生物功能研究的人员却只给予限制性的权利或甚至不提供任何保护,这会导致创新性研究得不到保护,使研究成果无法完整地收入到基因信息数据库中。声明呼吁国际社会能对此寻求对策,对关乎公众利益的创新性基因发现工作提供有力保护。

摘自 科学时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基因研究|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