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因组数据库:“墙内开花墙外香”?

【字体: 时间:2002年04月10日 来源:

编辑推荐:

  

  

海外下载者众  国内问津者少

    人民网4月10日消息 4月5日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以14页的篇幅,发表了中国科学家《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这一成果。这是去年10月中国宣布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并公布数据供全球共享之后,国际学术界对这一工作的学术认可。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水稻基因组数据库向全球公开后,国际上的反响极其热烈,而国内的反应却有些平淡。

    据初步统计,自1月13日至2月25日,有21个国家或地区的300多个研究机构访问、下载、使用该数据库,累计达11516次。感谢信也纷至沓来。韩国的用户反映,他们的突变体序列能100%在数据库中匹配,他们的工作因此有望提前3年完成。

    相比之下,这一数据库的国内用户点击率却微乎其微。就在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却不得不办起培训班,宣讲本数据库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介绍使用方法,传播基因组学知识,以加快我国植物基因组功能研究步伐———再次无奈地走上了成果研究者“自己研究自己推广”的老路。

    我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也源自中国的水稻样本。这一“土生土长”的重要科学成果,为什么会“墙内开花墙外香”呢?今天,记者为此采访了华大基因总工程师、华大基因杭州研究中心主任胡松年博士。

    吸收新技术  能力还不强

    “作为一项重要成果,我们也希望国内的研究者能很快地利用起来。但是,目前使用者的确很少。”胡松年说。

    他分析,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以农业为主攻方向的大型研究所很多,研究力量很强,整体研究水平较高,不少国家分子水平的育种研究时间也很长。他们对新的成果与技术反应敏感,吸收能力强,而且能很快应用。相比之下,我国农业、特别是水稻的研究力量相对薄弱而分散,大家在某一点的研究上很深入,但是,作物产业化以及分子育种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有很大的差别,需要全面了解水稻的基因序列,仅仅某一方面深入是不够的。因为研究力量分散与薄弱,也使得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不很高。

    华大基因的科研人员曾调查过国内研究者为何不利用“数据库”,结果发现,不是不想用,而是许多人不知道怎么用。

    期待科研的合作与联合

    为此,华大基因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办培训班,告诉大家数据库里有哪些内容,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可以找到各自所要的东西。

    办班的效果出奇的好。原来打算二三十人的规模,结果来了70多人,分别来自上海、湖南、北京、浙江等省市,全都是农业科研一线的硕士、博士。在4月4日到8日的几天里,他们基本掌握了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为了能使这一数据库有助于中国水稻的研究,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决定派出一支队伍,深入相关的研究院所,帮助完善硬件软件设施,让这一数据库充分发挥作用。

    回想这一过程,胡松年博士感叹说:“看来,科研一定需要做大科学,也需要大合作。中国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就是由北京和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科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杂交水稻研发中心等12个单位合作完成的。中国的农业科研,也需要走大合作、大联合的路,还应有比较强的实体。否则,分散研究,钱投入不少,结果却可能不理想,还影响新技术的吸收能力。”
摘自 人民网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水稻|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