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基因组研究从边缘跨向中心

【字体: 时间:2002年11月01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本报讯(记者晏燕)中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的科研优势日见凸现。这一结论是基于近两年我国学者多次在《自然基因》、《科学》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的高水准论文而得出的。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叶鑫生教授指出,我国学者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源于9年前我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功能基因组”及其相关基础研究的科研定位上,使我们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上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从1990年开始,计划以15年的时间,完成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以及后来提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图;2、人类基因的功能鉴定;3、基因组研究相关技术建立;4、有关模式生物研究;5、生物信息系统建立。预计总投资约30亿美元。
   
    基于我国遗传资源丰富的特点,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吴旻院士和复旦大学谈家桢院士的倡议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1993年投资360万元,以“重大项目”的形式,启动了“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将这一计划的研究定位在“功能基因组”研究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即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第二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不同民族基因组保存,建立中国各民族的永久细胞株;建立和改进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新技术;中国人基因组若干位点治病基因或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等。“九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又投资1000万元,设立“中华民族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重大项目,继续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江泽民总书记等领导同志对我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1997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批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得珍惜我们的基因资源。”
   
    实践证明,1993年启动我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抉择使我们以较少的投入完成了在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竞争中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
   
    据悉,我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后,在中华民族的起源、致病基因连锁分析定位和克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遗传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约30个民族的永久细胞株,这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稳定的材料来源;首次克隆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致高频性神经耳聋的致病基因;将导致人短指(趾)的致病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在利用异种同源基因或细胞作为抗原进行肿瘤基因免疫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中国人群的遗传结构及迁徙规律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一流水平的人类基因组研究队伍,并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建立和掌握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技术和手段。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