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克隆牛生得蹊跷

【字体: 时间:2002年01月21日 来源:

编辑推荐:

  

  

    悬念一国产克隆牛是否“货真价实”
   
    悬念二曹县为什么要大批克隆牛
   
    悬念三克隆产业化究竟还有多远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月18日,山东中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的首批“国产克隆牛”在经历了预产期屡次延期之后,终于有一只黄牛“脱颖而出”———晚上9:25,奶牛“委委”从母体中剖腹产出。
   
    虽然并没有得到正式的通知,但已经在曹县五里墩村“蹲守”多天的数十名记者还是同时扑向了现场,十几名接生的工作人员和摄像机、闪光灯交织在一起,场面异常混乱。
   
    被从母体中拉出来的“委委”显得非常虚弱,工作人员甚至动用了氧气瓶为它输氧。之后又传出“委委”死亡的消息,但是中心的领导对其身体状况未做任何说法,他们希望记者们在当夜传回的稿件中最好说“委委正在抢救中”。此时,中心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已疲惫不堪,他们善良的愿望让人很难拒绝。
   
    与此同时,牛场门卫接到了“所有记者只许出不许进”的通知。
   
    当记者1月15日一进入山东曹县五里墩村的克隆牛基地,强烈的“克隆气氛”扑面而来———“建胚胎工程,创世纪伟业”、“引领中国克隆技术,振兴民族畜牧业”的标语就挂在马路中央。虽然原来“争创两个世界第一”的标语被临时换了下来,但是仍然可以让人感受到这里的雄心勃勃。
   
    此次曹县“克隆牛”受到如此关注,主要是因为使用了130头牛进行大批量克隆实验,最终有12头牛怀孕,而非像以往那样只生产一两头。项目的主持人陈大元教授表示:这是为了将来的克隆产业化做准备,如果现在怀孕的12头牛都生产了,那就是一种批量生产。
   
    由于首头克隆牛的预产期一拖再拖,一直无法确定,很多先期到达的媒体记者已经失去耐心,并准备“打道回府”。1月18日中午,中心的有关领导告知记者准备在第二天早上为一头已经临产的黄牛做剖腹产,因为“这头黄牛进入临产期后食欲不好,恐怕顺产会有一定困难。但是要等到陈教授晚上到后同意才能确定。”同时,中心的有关领导否定了“是为了媒体采访需要而进行剖腹产”的说法。而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马教授此前曾经表示:除非母牛在生产时难产,一般就让它顺产,不会进行剖腹产,因为剖腹产很可能对母牛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不孕;对出生牛犊的身体也会有不良影响。
   
    当天晚上6点多,一些记者按照惯例仍然去牛场拍照,却发现工作人员在做手术准备,只是马上准备手术的“这一头”,却不是中心领导事先提到的明天早上要剖腹的“那一头”。
   
    21:25,“克隆牛”“委委”宣告出生,但由于身体虚弱不得不进行输氧,现场专家们的脸色也随之变得忧郁。第二天记者得知,“委委”的死亡时间为出生后两小时。据悉,两个月以来,身怀“委委”的母牛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有时候甚至要靠输液治疗,在剖腹产之前就已经表现出了不良征兆。专家表示:如果母牛的身体不好,会严重影响体内牛犊的健康。
   
    1月19日早上,原定的新闻发布会改期,而原定要进行剖腹产的另一头黄牛也据称改在下午进行。牛场内正在为记者搭台。
   
    此次被称为“土生土长”的克隆牛项目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山东中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合作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中国科学院陈大元教授的研究小组研制出牛克隆胚胎,山东中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负责将克隆牛胚胎移植到受体牛中。
   
    据中心人员介绍,这次从构建克隆胚胎到克隆胚胎移植都是由中心的科研人员自己在曹县做的,因此被称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克隆牛”。此次试验用的都是经过充分分化的成年牛的体细胞,并且采用了新的去细胞核技术,大大提高了成功率。这次奶牛的怀孕率达20%多,并且还有双胞胎,高于国外同类试验的成功率。
   
    那么,是否因此就可以确认“委委”的克隆身份?对此,马教授曾经表示:如果从严格的科学实验的角度上讲,这样的说法是不严谨的。克隆牛出世后,还要请专家和权威部门进行鉴定和认可,比如DNA的检测,另外还要有相应的报告和论文,才能最终确定“克隆牛”的身份。“我们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克隆牛从实验室里出来”,马世援教授在谈到克隆牛工厂化生产时表示:克隆胚胎有以下几大优点:
   
    其一,可以人为决定繁殖品质最优秀的牛,哪头牛优秀就复制哪头;
   
    第二,可以控制性别,繁殖奶牛就克隆母的,繁殖肉牛就挑公的,仅这一项就使经济效益翻了一番;
   
    第三,繁殖克隆牛数量几乎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以需定产;
   
    第四,成本低,生产原料就是牛耳朵和废弃的牛卵巢,一块牛耳朵上可取下成千上万个成纤维细胞,十年八载都够用了。同时考虑到加上制作克隆胚胎的药品和设备,以及人力成本等因素,一枚克隆胚胎的成本不超过100元,而目前一枚冲卵胚胎的成本要近千元。
   
    山东中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隶属的归一集团董事长王银香也表示,明年他们将继续大规模克隆牛,搞产业化,估计3至5年,克隆技术就会走入市场,开始大规模应用。
   
    显而易见,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令人兴奋。有人已经发出欢呼:“一个批量生产、初具规模的克隆牛工厂可能不久就将在曹县产生。”但是,也有媒体发出一些冷静的声音:如果考虑到克隆繁殖过程中的低受孕率、高流产率及小牛出生后难以预计的成活率,克隆繁殖技术的综合成本尚无法与传统繁殖技术之间进行科学的对比。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各种克隆动物的实验屡获成功,但到目前为止,克隆技术的可靠性尚未最终证实,其潜在的不确定性甚至危险性也未彻底排除。
   
    不久前,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罹患关节炎,就再次引起科学家对克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基因缺陷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仅凭十几只即将降生的克隆牛,就断言克隆技术产业化的到来,似乎过于草率。
   
    另据记者发回的最新消息,1月19日下午3点30分,在曹县剖腹产出了第二头“克隆牛”,取名“科科”。经医生检查,“科科”的身体状况十分健康。
   
    摘自:新闻晚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克隆牛|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