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研究新进展

【字体: 时间:2001年12月30日 来源:

编辑推荐:

  

  

    [生物通消息] 美国的免疫学家发现:两种在乙型肝炎初期急性反应之后的慢性阶段特征出现的趋化因子 的抗体,可以阻止大部分肝脏二期炎症。

    根据加州Scripps研究院实验病理学助理教授Luca Guidotti尚未发表的实验数据表明,这些负责传导IP10和Mig分子信号的抗体可以通过阻遏炎症的二次发作来减低减低小鼠肝损伤程度。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s)攻击感染的肝细胞,起初人们以为是这一反应导致随之而来的肝损伤。然而 ,CTLs同样也释放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 ,IFNg)——一种诱发肝细胞释放趋化因子IP10和 Mig的细胞因子。现在看来正是这些趋化因子 吸引了大量淋巴细胞损害肝脏。

    “最终,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体内疗法,促进CTLs产生的细胞因子反应,同时又阻遏 不良的后继反应。”Guidotti 在英国免疫学协会的一次圣诞前会议上说。

    全世界有大约3亿5千万人感染有HBV,每年的死亡人数将近100万。HBV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然后侵入肝细胞并在细胞内进行复制。经历肝炎初期的急性阶段后,大多数病人体内仍然隐藏着HBV病毒。疾病随后的慢性发展最终会彻底损坏肝脏或诱发癌症。

    起初,研究人员以为CTLs 主要是在感染肝细胞时损害肝脏。但CTLs 还释放可溶性细胞因子,特别是释放IFNg,它可以诱发细胞产生干扰病毒复制的信号从而“治愈”其它被感染的肝细胞。

    免疫系统就是以这种方式控制感染,使其不引起大范围肝损伤的。

    两年前,这个研究小组曾在黑猩猩HBV感染模型中发现,清除血液和肝脏中病毒与严重炎症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是由于包括CTLs、CD4 辅助T 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噬中性粒细胞在内的白细胞混合体再次流入血液与肝脏中。

    Guidotti说:“每一种抗原特异细胞都对应有1000到10,000 种非抗原特异细胞(antigen-non-specific cells)。这些非抗原特异细胞最有可能通过释放酶、自由基并阻遏氧元素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引起大多数肝损伤。”

    然而,一些肝细胞仍然受到感染并继续刺激CTLs缓慢流入。

    伦敦大学肝脏学研究院的高级讲师Antonio Bertoletti认为,类似的情况很有可能也发生在HBV感染人类的过程中。

   “如果我们检查炎症很轻的肝炎病人,会发现他们体内抗原特异细胞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他告诉BioMedNet 的记者。“相反如果我们检查重度肝炎病人,则会发现他们体内抗原特异细胞的含量很低,这说明非抗原特异细胞得到了大量补充。”

    第一个CTLs出现的1小时内,这两个趋化因子就会“大大减少”,Guidotti补充说:“因而注入针对二者的抗体可以极大地减少永久性肝损伤。

生物通摘译自BioMedNet2001-12-27,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肝炎|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