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帕金森病研究获重要进展

【字体: 时间:2000年12月29日 来源:

编辑推荐:

  

  

一项历时多年的课题,将我国帕金森病的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疾病的发病机制、功能显像诊断和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等人,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研究领域,首次报道了病人血IgG(免疫球蛋白G)和在国内首先应用脂多糖观察到免疫损伤机制参与到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证实细胞外液兴奋性氨基酸和一氧化氮含量增高的兴奋性毒作用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研究人员还首次利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和放射自显影技术(SPECT),研究了大、小鼠和猴帕金森病模型的多巴胺运转蛋白和多巴胺D2受体的功能变化规律,证实了前者的功能变化早于后者,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在SPECT显像中采用多巴胺运转蛋白示踪剂,就能够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为改进治疗效果,陈生弟教授与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及生理所的研究人员一起,合作研究了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基因治疗。他们采用了酪氨酸羟化酶等修饰的永生化成纤维细胞,以及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从行为、病理和基因表达等方面,都证实了治疗的效果。同时,研究人员在确定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营养、保护和修复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动物脑内证实了腺病毒介导的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毒物有抵抗作用,表明这一因子对黑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