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清华大学基因组研究所成立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0年10月26日 来源:
编辑推荐:
北京晚报10月24日讯 仅仅在几个月前,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曾经让全世界为之振奋。今天,科学家们却指出,这只不过是基因组研究的开始,而如何利用测序所产生的大量基因讯息开展深入的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的研究及开展生物科技开发,已经成为后基因组生命科学中的真正主题。为了应对后基因组时代的挑战,今天上午由多位国际著名科学家加盟的清华大学基因组研究所宣布成立。
清华大学出资1100万元人民币创建的基因组研究所,是由从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杜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教授回到清华所创立的一所国际型研究中心。中心第一任所长傅新元博士是我国第一届中美分子生物学交换计划的学者,1982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医学院病理系教授、医学博士论文委员会主任。傅新元博士在生物信号转导领域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发现的STAT生物信号途径,1993年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十大重大科学发现之一。清华基因组研究所的创立学者还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施扬博士、贺熹博士、李恩博士、李亦平博士,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王小凡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饶毅博士,美国德州西南大学教授王晓东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管俊林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杨金华博士等具有国际性声望的科学家。
上午,国内外200多名分子生物学知名学者和专家齐集清华大学蒙民伟楼报告厅,几百名自发赶来的清华学生甚至把报告厅的走廊都挤得满满当当,随着国际分子免疫学泰斗、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校长DavidBaltimore的主题报告《21世纪的生命科学》的开始,为期4天的“2000年后基因组战略国际研讨会”也正式拉开了序幕。在此次由清华基因组研究所成立后首次举办的研讨会上,将有30余位国际上最权威的分子生物学专家应邀作报告。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在后基因组时代如何深入开展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的研究,讨论生物科技产业化的策略及具体方法,会议还将邀请来自美国、中国的企业家讲述他们成功的经验及在后基因组时代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