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densin II与BLM解旋酶在S期互作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机制研究

《Communications Biology》:Condensin II interacts with BLM helicase in S phase to maintain genome stability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美国研究人员发现BLM解旋酶通过N端无序区特定基序与染色体凝缩蛋白复合体Condensin II相互作用,该互作促进BLM在新生DNA上的定位,维持复制叉进程和DNA双链断裂(DSB)修复效率。研究揭示了Condensin II在间期基因组稳定性中的新功能,为理解Bloom综合征(BSyn)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论文发表于《Communications Biology》。

  

在生命的长河中,基因组如同精密的乐谱,任何错误的音符都可能导致疾病交响曲的混乱。其中,Bloom综合征(BSyn)就是一部令人不安的变奏曲——患者不仅面临癌症高发风险,还伴随着生长发育异常等复杂症状。这场"基因音乐会"的指挥家之一,正是BLM解旋酶。虽然科学家们早已知道BLM在DNA损伤修复中的关键角色,但它在正常细胞周期中的完整功能图谱仍存在大片空白。与此同时,染色体凝缩蛋白Condensin II这个"基因组雕塑家"也展现出超越有丝分裂的新功能,但其维持基因组稳定的分子机制仍是未解之谜。

美国Kristina Schmidt团队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的研究揭开了这两个重要蛋白的隐秘对话。研究人员通过精巧的实验设计,发现BLM通过N端无序区153DWDDDMDDFD161基序(含关键残基W154、M157和F160)特异性结合Condensin II的非SMC亚基NCAPH2。这种互作不仅帮助BLM锚定在新生DNA上,更在DNA复制、损伤修复和染色体稳定性维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研究团队运用了多项关键技术:通过质谱分析鉴定BLM互作组;采用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M2H)精确定位互作基序;建立稳定表达BLM-WMFmut突变体的细胞模型;运用DNA纤维分析技术监测复制动力学;通过邻近连接分析(PLA)和新生复制叉互作检测(SIRF)验证蛋白共定位;利用染色体铺展和免疫荧光分析基因组不稳定性表型。

"BLM与Condensin II在S期互作"部分揭示:质谱分析发现SMC2是BLM的新互作伙伴,PLA证实其体内互作。通过系统性的免疫共沉淀实验,研究人员证明BLM特异性结合Condensin II而非Condensin I,且该互作不依赖DNA介导。"BLM的W154、M157和F160残基特异性介导Condensin II互作"章节显示:M2H实验锁定关键基序,突变这三个残基显著削弱BLM与Condensin II的结合,但不影响其与TOP3A/RMI1/RMI2复合体(BTR复合体)或RPA的互作。

"S期和G2期BLM-Condensin II互作的调控"部分发现:在S期4-5小时出现短暂的SMC2与NCAPH2/BLM解离,伴随BLM-TOP2A和BLM-RPA互作被磷酸化暂时中断。这种动态变化提示Condensin II可能发生构象改变,与其染色质环挤出(loop extrusion)功能相呼应。"BLM-WMFmut细胞表现出复制速度下降和复制叉停滞"的实验数据显示:破坏BLM-Condensin II互作导致复制速度降低30%,复制叉不对称性增加,但对羟基脲(HU)诱导的复制叉重启无影响,表明该互作主要参与未受干扰的复制过程。

在"WMF基序促进BLM在DSB修复中的作用"章节,染色体分析显示BLM-WMFmut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s)增加3.5倍,CPT诱导的DSB修复延迟。微核形成和染色体桥增加表明有丝分裂染色体不稳定性升高。"Condensin II促进BLM定位于新生DNA"部分通过SIRF实验证实:Condensin II帮助BLM定位到新生DNA,但BLM不影响Condensin II的定位,揭示了两者功能的不对称性。

这项研究首次描绘了BLM与Condensin II在S期功能耦合的分子图谱。如同发现两个基因组守护者之间的密电码,WMF基序就是BLM识别Condensin II的分子口令。这种互作机制使BLM能够"搭乘"Condensin II的环挤出活动,高效扫描新生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异常结构。当这种合作被破坏时,复制机器就会像失去导航的船只,导致复制速度下降、修复效率降低,最终引发基因组不稳定性风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揭示了Condensin II在间期的新角色——不仅是染色质的建筑师,更是基因组稳定的动态调控者。通过将BLM精准递送到需要解旋酶活性的位点,Condensin II帮助解决复制与修复过程中的拓扑学难题。这一发现为理解Condensin相关疾病(condensinopathies)和Bloom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开发针对基因组不稳定性疾病的干预策略指明了潜在靶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生物通精彩推荐 • 非经典小非编码 RNA:胃癌早期诊断的新希望 —— 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基因编辑PRPF31+/− hiPSC-RPE细胞外囊泡RNA含量揭示视网膜变性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