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esin 1 驱动细胞器运动与减数分裂纺锤体定位的机制解析:对生殖细胞发育的关键影响

《Cell Reports》:Inward transport of organelles drives outward migration of the spindle during C. elegans meiosi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4日 来源:Cell Reports 7.5

编辑推荐:

  本文揭示了 Kinesin 1 在秀丽隐杆线虫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通过运输细胞器间接推动纺锤体定位的机制。

  ### 研究背景
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至关重要。减数分裂可将母本基因组拷贝数在减数分裂 I 期从 4 减少到 2,在减数分裂 II 期从 2 减少到 1,确保受精后子代染色体数目正常。若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会导致非整倍体或多倍体后代,这是人类妊娠丢失的常见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减数分裂纺锤体的不对称定位起着关键作用。它能诱导极不对称的胞质分裂,将染色体排出到称为极体的微小细胞中。在小鼠中,纺锤体定位依赖于 formin 2 - 核化的 F - 肌动蛋白驱动的机制;而在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中,纺锤体定位则需要微管以及 kinesin 1 和细胞质动力蛋白(dynein)的顺序作用。

然而,在秀丽隐杆线虫中,kinesin 1 如何在微管上向相反方向移动,却能使纺锤体朝着卵母细胞皮层同一方向移动,这一问题一直未得到解释。同时,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和线粒体的向内运输与纺锤体的向外移动相关,但它们之间的具体联系以及 kinesin 1 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也不明确。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秀丽隐杆线虫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kinesin 1 驱动细胞器运动与纺锤体定位的机制,验证细胞器向内运输通过体积排斥间接推动纺锤体向外移动的假设。

研究方法


  1. 构建特殊线虫品系:利用 CRISPR 技术构建了多种线虫品系,如unc - 116(gk5722) duIs1(即unc - 116(g - null),kinesin 1 重链的生殖系无效等位基因),通过在体细胞中用unc - 116::GFPduIs1)互补,使生殖系中缺乏 UNC - 116,从而观察其对减数分裂纺锤体定位的影响。同时,构建了带有生长素诱导降解标签(AIDs)和 GFP 的klc - 1klc - 2kca - 1基因的线虫品系,用于研究这些蛋白缺失对纺锤体定位的作用。
  2. 进行实验处理:运用 RNA 干扰(RNAi)技术,对特定基因进行敲低处理,如dhc - 1(RNAi)、*rab - 7(RNAi)kca - 1 (RNAi)* 等,观察其对相关细胞过程的影响。此外,通过添加生长素诱导蛋白降解,研究相关蛋白缺失后的表型变化。
  3. 开展显微镜观察:采用时间推移成像技术,对活体线虫的卵母细胞进行实时观察,记录卵母细胞从减数分裂前期到中期的动态变化,包括细胞器的运动、纺锤体的位置变化等。利用荧光标记技术,标记线粒体、卵黄颗粒、微管等结构,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它们的定位和运动情况。
  4. 构建和表达融合蛋白:构建了多种融合蛋白,如将 kinesin 1 的部分片段(K420)与荧光蛋白(mKate)和光诱导二聚体(iLID)融合,以及将线粒体相关蛋白(TOMM - 20)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能与 iLID 结合的蛋白(SSPB)融合,通过光诱导使 K420 与线粒体结合,观察其对纺锤体定位的影响。同时,构建了 K420 与其他细胞器相关蛋白(如 LMP - 1、TMEM - 147、EBP - 2)的融合蛋白,研究这些融合蛋白对纺锤体定位的作用。

研究结果


  1. kinesin 1 缺失对纺锤体定位的影响:在unc - 116(g - null)线虫中,13/13 个减数分裂 I 期(metaphase I)纺锤体在胚胎中居中,距离皮层较远,这表明 kinesin 1 对于纺锤体向皮层的正常定位至关重要。而在之前的研究中,unc - 116(RNAi)导致的纺锤体定位缺陷相对较轻,说明unc - 116(g - null)能更有效地揭示 kinesin 1 缺失的影响。此外,用生长素处理带有 AIDs 标签的klc - 1klc - 2kca - 1基因的线虫品系,也会导致纺锤体在 metaphase I 期居中,进一步证实了 KLC - 1、KLC - 2 和 KCA - 1 在纺锤体定位中的重要作用。
  2. KCA - 1 和 KLC - 1 与卵黄颗粒的关系:通过时间推移成像观察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卵黄颗粒在减数分裂前期均匀分布,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在纺锤体组装、排卵和纺锤体迁移过程中,卵黄颗粒开始向内聚集,同时 KCA - 1 和 KLC - 1 与卵黄颗粒共定位。在unc - 116(f130)ts 突变体中,卵黄颗粒保持均匀分散,纺锤体也停留在胚胎中心,表明 kinesin 1 与卵黄颗粒的向内运动和纺锤体的向外运动密切相关。进一步通过 RNAi 敲低rab - 7,使卵黄颗粒变大,发现 KCA - 1 在卵黄颗粒表面呈环状分布,更有力地证明了 KCA - 1 与卵黄颗粒的紧密联系。
  3. 线粒体结合的 kinesin 对纺锤体定位的影响:构建的线粒体结合的 kinesin(K420::mKate::iLID 和 TOMM - 20::GFP::SSPB 共表达)能够使线粒体在卵母细胞中聚集形成紧密的球,并将减数分裂纺锤体定位到皮层,其效果与野生型 UNC - 116 尾巴的转基因嵌合体相当。这表明仅线粒体的向内聚集就足以推动纺锤体向外移动,支持了细胞器向内运输通过体积排斥间接推动纺锤体向外移动的假设。而将 K420 与其他细胞器相关蛋白(如 LMP - 1、TMEM - 147、EBP - 2)结合时,均不能有效挽救 * unc - 116 (g - null)* 线虫的纺锤体定位缺陷,说明线粒体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4. 组成型激活 kinesin 的影响:构建的组成型激活 kinesin(K420::mKate::hinge tail)在存在或不存在内源性 kinesin 的情况下,都能使卵黄颗粒提前聚集形成大球,并排斥内质网(ER)。这表明该 motor 具有组成型活性,同时也支持了在野生型中卵黄颗粒向内聚集通过体积排斥推动纺锤体向外移动的观点。此外,KCA - 1 似乎是 kinesin 与卵黄颗粒结合所必需的,但对 kinesin 的运动活性并非必需。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揭示了秀丽隐杆线虫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 kinesin 1 驱动细胞器运动与纺锤体定位的机制。研究结果支持了这样一个模型:kinesin 重链 / 轻链 / KCA - 1 复合物在减数分裂前期(NEBD)和排卵期间将卵黄颗粒和线粒体向内运输,这种运输导致细胞器在细胞内聚集,通过体积排斥对包裹纺锤体的片状内质网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使纺锤体定位到卵母细胞皮层。

这一研究不仅为理解秀丽隐杆线虫的生殖细胞发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研究其他生物的类似过程提供了参考。例如,在小鼠卵母细胞中,虽然纺锤体定位机制与秀丽隐杆线虫不同,但也存在线粒体向内聚集的现象,其与纺锤体定位的关系可能存在相似的物理机制。此外,研究还发现,卵黄颗粒和线粒体的向内聚集可能在防止干扰皮层颗粒胞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维持正常的生殖过程至关重要。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线虫品系构建的限制,无法完全排除生殖细胞中存在少量全长 kinesin 的可能性。同时,本研究未监测染色体情况,不清楚通过人工聚集线粒体推动纺锤体向外移动是否能恢复后代的正常倍性。此外,虽然线粒体结合的 kinesin 和组成型激活 kinesin 能提高 * unc - 116 (g - null)* 线虫后代的孵化率,但未能恢复到野生型水平,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 kinesin 1 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微管极性在细胞器运输和纺锤体定位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其他先进的技术手段,更精确地解析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各个事件的时空关系,为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更深入的见解。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