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HAIs)的研究:感染模式与防控策略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Evolving pattern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in NICU: a five-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a tertiary children’s hospital in China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4日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3.7

编辑推荐:

  为降低 NICU 中 HAIs 风险,研究人员回顾性研究,发现感染率下降但模式改变,防控需多管齐下。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HAIs)的风险较高。这类感染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不良的长期后果。识别不断变化的感染模式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提升患者护理水平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回顾性收集了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入住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数据。提取了有关医院获得性感染(HAIs)发生率、感染部位、设备使用情况、病原体分布和抗生素使用的信息,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于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来比较感染率和临床变量;对于连续变量,则使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

研究结果显示,在 9786 名新生儿(70509 个患者日)中,共发现 86 例医院获得性感染(HAIs)病例,感染率为 0.88%,即每 1000 个患者日中有 1.22‰的感染。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感染率(13.04%)显著高于其他出生体重组(p<0.01)。血流感染(35.87%)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其次是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均为 18.48%)。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每 1000 个导管日 0.75 例感染,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研究期间从 2.76‰下降至 0.73‰。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是主要的病原体。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HAIs)的新生儿使用抗生素的疗程明显更长,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也更高(p<0.001)。

虽然 2019 年至 2023 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HAIs)的总体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感染模式仍在不断变化,尤其是血流感染。预防策略应聚焦于高危新生儿、严格的设备管理、及时的病原体耐药监测以及谨慎使用抗生素,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