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恶性疟原虫 PfDdi1 的抑制作用研究:抗疟新药设计的新曙光

《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DNA Damage Inducible Protein 1 (PfDdi1): Insights into Binding of 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 and Implications for Antimalarial Drug Design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2日 来源: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1.8

编辑推荐:

  为解决疟疾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 PfDdi1 的研究,发现其有抑制作用,助力抗疟药研发。

  疟疾,这一古老而又顽固的疾病,至今仍在全球肆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2018 年全球约有 2.28 亿临床病例,40.5 万人死亡;2020 年和 2021 年的数据也不容乐观,分别有 2.45 亿和 2.47 亿病例,62.5 万和 61.9 万人死亡。在众多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引发的疟疾最为严重,是疟疾防控的重点对象。
目前,疟疾的防控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传统抗疟药物如氯喹、磺胺多辛 / 乙胺嘧啶等,因疟原虫产生耐药性,其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青蒿素及其衍生物(ARTs)虽为一线抗疟药物,但耐药性问题也逐渐凸显。恶性疟原虫 Kelch 13 基因(PfKelch13)突变、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激活、恶性疟原虫磷脂酰肌醇 3 - 激酶(PfPI3K)失调以及宿主免疫等多种因素,都参与了青蒿素耐药的过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新的抗疟靶点和药物迫在眉睫。研究发现,泛素 - 蛋白酶体系统(UPS)在疟原虫的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恶性疟原虫 DNA 损伤诱导蛋白 1(PfDdi1)在寄生虫生存、DNA 修复等方面至关重要,且与青蒿素耐药相关,有望成为新的抗疟药物靶点。

为深入探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 PfDdi1 的作用,来自南非夸祖鲁 - 纳塔尔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由于 PfDdi1 全长 3D 晶体结构尚未获取,他们从 UniProt 数据库检索其残基序列,通过 BLASTp 程序进行结构同源性搜索,筛选出合适模板构建模型,并利用 AlphaFold v2.0 预测蛋白结构,再通过预测局部距离差异测试(pLDDT)和预测对齐误差(PAE)进行验证。其次,运用 P2Rank 和 PUResNet 协议识别和验证 PfDdi1 的活性结合口袋。然后,从 PubChem 数据库获取青蒿素(ART)及其衍生物的 3D 坐标,经优化和能量最小化处理后进行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MD)模拟、结合自由能(BFE)计算、每残基能量分解(PRED)分析以及受体 - 配体相互作用分析等研究。

在结合模式方面,通过分子对接研究发现,ART、双氢青蒿素(DHA)、蒿甲醚(ARM)、蒿乙醚(AET)、青蒿酯(AMD)和青蒿琥酯(ATS)对 PfDdi1 均有抑制效果。DHA 结合亲和力最高,ARM 和 AET 最低。所有配体都与 PfDdi1 的 RVP 结构域结合,且结合在由特定环侧翼的开放深沟中,关键结合区域包含 Loop 1(GLN 266 - ILE 269)、Loop 2(ILE 323 - TYR 326)和 Loop 3(ALA 292 - GLY 294),这些区域可能是潜在的抗疟药物靶点。

在配体诱导的热力学分析中,研究人员进行了 200 ns 的 MD 模拟,对比了 PfDdi1 与各配体复合物系统和游离 PfDdi1 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紧凑性、灵活性和疏水性。结果显示,DHA、ARM、ATS 和 ART 降低了 PfDdi1 的结构稳定性,AET 增加了其稳定性;ARM 使 PfDdi1 更刚性,AET 则相反;AMD 增强了其动力学稳定性,DHA 降低最多;ARM 增加了疏水性,AET 降低最多。

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不同配体诱导的 PfDdi1 构象变化不同。DHA 使原子运动最分散,AMD 最受限。动态交叉相关矩阵(DCCM)分析发现,ARM 存在最多的正相关原子运动,AET 存在最多的负相关原子运动。

结合自由能计算显示,ATS 与 PfDdi1 的结合自由能最低(-34.24±0.22 kcal/mol),是最理想的抑制剂,AET 则最差。PRED 分析表明,在所有 PfDdi1 - 配体复合物中,静电能贡献显著高于范德华能贡献。

受体 - 配体相互作用分析发现,所有配体的甲基环己烷核心都与 ALA 265 和 / 或 ALA 292 存在烷基相互作用,这是常见的结合模式。此外,不同配体与 PfDdi1 的相互作用网络存在差异,如 AMD 虽形成氢键但结合亲和力低于 ART 和 DHA,这凸显了疏水相互作用在稳定配体 - 蛋白复合物中的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 PfDdi1 有较高的结合亲和力,能够诱导其构象变化,具有抑制 PfDdi1 的潜力。关键结合区域的发现为设计针对 PfDdi1 的广谱抗疟药物提供了重要靶点,也为开发选择性抑制剂指明了方向。不过,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 AlphaFold 生成的静态结构无法体现蛋白质的动态特性,分子模拟不能完全反映蛋白质在生物环境中的复杂性,且缺乏实验结构数据验证。但总体而言,该研究为抗疟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对解决青蒿素耐药问题、推动疟疾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鍗曠粏鑳炴祴搴忓叆闂ㄥぇ璁插爞 - 娣卞叆浜嗚В浠庣涓€涓崟缁嗚優瀹為獙璁捐鍒版暟鎹川鎺т笌鍙鍖栬В鏋�

涓嬭浇銆婄粏鑳炲唴铔嬬櫧璐ㄤ簰浣滃垎鏋愭柟娉曠數瀛愪功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