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红狐中牛分枝杆菌(M. bovis)流行情况调查:红狐并非重大传播风险源

《Irish Veterinary Journal》:A survey of Irish red foxes (Vulpes vulpes) to establish the prevalence of Mycobacterium bovi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1日 来源:Irish Veterinary Journal 2.7

编辑推荐:

  为探究爱尔兰红狐中牛分枝杆菌(M. bovis)的流行情况,研究人员开展调查,结果显示红狐或非重要传播宿主。

  在爱尔兰,牛结核病(bTB)是由牛分枝杆菌(M. bovis)引起的,这一疾病严重影响着畜牧业发展,爱尔兰实施了法定的根除计划。牛是M. bovis的主要宿主,但该病原体宿主范围广泛,众多野生动物也可能成为其储存宿主。在爱尔兰,獾被证实与疾病传播有关;在伊比利亚半岛,野猪是M. bovis的储存宿主;在欧洲其他地区,鹿在高密度区域也会感染牛群。此外,新西兰的刷尾负鼠、南非的非洲水牛和美国的白尾鹿等都是已知的野生动物宿主。野生动物作为M. bovis的维持宿主,还会将病菌传播回牛群,给 bTB 的根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其他野生哺乳动物在 bTB 流行病学中的潜在作用。已有研究在西班牙、英国、葡萄牙和法国的红狐中发现了M. bovis感染,但此前爱尔兰红狐的结核病流行情况尚未被研究。由于红狐每年会被采集样本用于监测是否携带细粒棘球绦虫,研究人员借此机会对部分红狐样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以评估爱尔兰红狐中M. bovis的感染流行率。

此次研究由爱尔兰农业、食品和海洋部(DAFM)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每年,DAFM 借助全国区域狩猎协会的帮助,收集约 400 只由持牌猎人射杀的爱尔兰红狐尸体,这些样本原本用于细粒棘球绦虫监测项目。研究人员从爱尔兰 26 个郡中的 24 个郡获取了红狐样本,根据相关计算,确定了至少需对 91 只红狐进行分枝杆菌培养,最终共采集了 218 只红狐样本。

研究人员对选定红狐的淋巴结(包括腮腺、咽后、下颌下、肩前、纵隔、支气管、肝、肠系膜、腹股沟和腘淋巴结)、肺、脾、肝和肾进行肉眼检查,并将这些组织混合作为样本池,用于分枝杆菌培养。样本在培养前需在室温下解冻并在生理盐水中匀浆,经草酸处理去污,再用沉淀物接种多种培养基。培养 7 周后,对有生长的培养物涂片进行萋 - 尼氏染色,并用实时 PCR 检测分离出的抗酸杆菌,以确定其是否属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或非结核分枝杆菌(NTM)。

研究结果如下:

  • 牛分枝杆菌检测情况:218 只红狐样本中均未检测到M. bovis
  • 样本覆盖范围:样本覆盖了爱尔兰 26 个郡中的 24 个郡。
  • 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情况:在 14 个郡的 20 只红狐中分离出了 NTM 。从各郡和省份的样本数据来看,芒斯特省共检测 37 只红狐,有 6 只分离出 NTM;伦斯特省检测 67 只,6 只分离出 NTM;康诺特省检测 75 只,5 只分离出 NTM;阿尔斯特省检测 39 只,3 只分离出 NTM。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表明,这是爱尔兰首次针对红狐中M. bovis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红狐不太可能是爱尔兰M. bovis的重要野生动物来源,对爱尔兰牛群传播该病菌的风险也较低。虽然研究样本采集借助了现有调查,但覆盖范围广泛,且样本采集地与 bTB 热点区域有较多重叠,若存在溢出感染,本应更易检测到感染情况。

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中 34.4% 的红狐来自牛群密度和 bTB 发病率较低的康诺特省,而牛群密度最大且 bTB 患病率较高的芒斯特省的红狐样本仅占 17%。尽管各地区牛群 bTB 患病率存在差异,但总体来看红狐传播 bTB 的风险较低。

此外,研究中分离出 NTM 并不意外,这表明研究采用的培养技术能够分离分枝杆菌属物种。NTM 在环境中普遍存在,此前也已从多种野生动物中分离出来,但此次研究未对分离出的 NTM 进行菌种鉴定。未来可对这些 NTM 以及其他野生动物(如獾)中的 NTM 进行进一步研究。

同时,此次调查虽未发现红狐感染M. bovis,但野生动物感染并不意味着其就是结核病的储存宿主,评估感染野生动物作为结核病储存宿主的意义以及其向牛群传播的潜在风险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此次研究为爱尔兰 bTB 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可定期重复该调查,并优化红狐采样地点的空间分布,进一步研究单个组织(如肠系膜淋巴结)培养的价值。研究成果发表在《Irish Veterinary Journal》上,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该研究的主要关键技术方法包括:一是样本采集,借助现有细粒棘球绦虫监测项目,从爱尔兰多地收集红狐样本;二是组织处理与培养,对红狐多种组织混合样本进行解冻、匀浆、去污等处理后接种多种培养基培养;三是细菌鉴定,通过萋 - 尼氏染色和实时 PCR 技术鉴定培养出的细菌是否为M. bovis或 NTM 。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