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 Experimental》:Connectivity related to major brain functions in Alzheimer disease progression: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ingulum bundle and its subdivision using diffusion-weighted MRI
编辑推荐:
本研究聚焦于阿尔茨海默病(AD)进展中的脑功能连接变化,通过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技术,自动重建扣带束及其亚区,揭示其微结构特性与痴呆进展的关联,为理解AD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新见解。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
神经退行性疾病 ,其特征是记忆、
认知功能 逐渐下降,最终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大脑
白质纤维 的损伤和
脑功能连接 的改变在疾病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扣带束 (cingulum bundle, CB)是大脑白质纤维束之一,它连接了从颞叶到额叶的多个脑区,与情感、记忆、认知等多种脑功能密切相关。然而,以往的研究对扣带束的结构和功能认识还不够全面,尤其是在AD患者中,扣带束的微结构 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揭示。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通过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 DWI)技术,自动重建扣带束及其亚区,并评估其微结构特性与痴呆进展 的关系。
研究人员利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 倡议”(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 ADNI)数据库中的多壳层高角分辨率弥散成像(HARDI)数据集,对10名AD患者、18名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和21名认知正常(cognitively normal, CN)受试者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概率性纤维追踪方法,结合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和神经纤维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 NODDI)指标,重建了扣带束的三个亚区:亚扣带回(subgenual cingulum, SGC)、后扣带回(retrosplenial cingulum, RSC)和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 cingulum, PHC)。
研究结果表明,扣带束的三个亚区在路径、终止点和结构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所有弥散指标中,亚区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与认知正常受试者相比,AD患者和MCI患者在平均弥散度(mean diffusivity, MD)(p = 0.007–0.038)、径向弥散度(radial diffusivity, RD)(p = 0.008–0.049)和神经纤维分散指数(neurite dispersion index, NDI)(p = 0.005–0.049)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扣带束的微结构特性与痴呆进展密切相关,其亚区的纤维群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作用,并且这些特性在AD和MCI患者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研究方法方面,研究人员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
多壳层高角分辨率弥散成像(HARDI):这是一种先进的DWI技术,能够提供更详细的白质纤维信息,有助于重建复杂的纤维结构。
概率性纤维追踪:与传统的确定性纤维追踪方法相比,概率性纤维追踪能够生成从每个种子点出发的大量可能轨迹,考虑了纤维方向的不确定性,更适合于重建复杂的纤维束。
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神经纤维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NODDI):这两种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关于白质纤维微结构的定量指标,如MD、RD、NDI等,有助于评估纤维的完整性、密度和方向分散度。
研究结果表明,扣带束的三个亚区在微结构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与痴呆进展密切相关。具体来说,SGC亚区主要与情感反应、认知功能和言语记忆有关;RSC亚区与冲突反应、运动功能和认知任务的执行有关;PHC亚区则与视空间、面部和记忆线索的传递有关。在AD和MCI患者中,PHC亚区的MD、RD和NDI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该亚区对AD的退行性变化最为敏感。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扣带束的微结构特性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迷你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 MMSE)的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尽管这种相关性在经过多重比较校正后并不显著。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强调了扣带束在AD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扣带束的微结构特性与多种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其亚区的纤维群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作用。通过概率性纤维追踪和先进的DWI技术,研究人员能够自动重建扣带束的亚区,并揭示其微结构特性与痴呆进展的关联。这些发现为理解AD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MCI向AD的进展。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尤其是在MCI和AD患者中。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更大的样本队列中进一步验证这些结果,并探索扣带束微结构特性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具体关系。此外,研究人员还计划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术前评估中使用的多壳层HARDI数据集,以进一步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打赏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