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地土壤物理性质深度剖析:提升生态水文模型可靠性的关键

《Wetlands》:Change in Particle Density and Other Hydrophysical Properties With Depth in a Northern Boreal Bog Peatland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9日 来源:Wetlands 1.8

编辑推荐:

  为提升泥炭地生态水文模型精度,研究人员测定多种土壤性质,发现其随深度变化规律,有助于完善模型。

  泥炭地生态水文建模的发展,需要更高分辨率的重要土壤物理性质深度剖面数据。这些物理性质从以泥炭藓(Sphagnum)为主的地表覆盖到底部高度分解的泥炭,呈连续变化。研究人员在北方的一个沼泽选取 5 个地点,以 5 厘米为间隔,测量至约 200 厘米深度处的土壤容重、颗粒密度、孔隙度、饱和导水率()以及 von Post 评分。结果显示,土壤容重、颗粒密度和 von Post 评分随深度增加,而孔隙度随深度减小。颗粒密度在约 75 厘米深度处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从约 0.8 克 / 立方厘米转变为相对稳定的约 1.4 克 / 立方厘米。在约 25 厘米以上的浅层,测量所得性质的变异性较小;在约 25 - 125 厘米深度范围内,变异性增大;在大于约 125 厘米深度时(颗粒密度除外),变异性趋于缓和。较深土层中土壤容重的变异性导致了孔隙度的变化。物理性质较大的变异性大致与测量性质数值的突变相吻合,这表明当前的过程和(或)过去的事件(例如野火、植被演替和泥炭植物类型)可能是造成这种模式的原因。土壤容重、颗粒密度和孔隙度与 von Post 评分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在 von Post 评分 3 和 4 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对泥炭地土壤性质,尤其是不常被报道的颗粒密度进行详细研究,将提高模型的稳健性和可靠性,还可能揭示有关泥炭地形成历史和过程的更多信息。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