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体棉属中抗黄萎病基因的挖掘与功能解析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9日 来源:Plant Cell Reports 5.3

编辑推荐:

  为解决棉花黄萎病(VW)难题,研究人员挖掘二倍体棉属基因,发现 Gafmt-1 和 Gadlc-1–5 有抗病作用。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VW)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它是影响全球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为培育抗病品种,科研人员已从四倍体栽培棉(2n = 4x = AADD = 52)中克隆并分析了众多抗病基因。然而,由于缺乏能平衡抗病性和产量的高效抗病基因,黄萎病依旧严重威胁着全球棉花生产。像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2n = 2x = AA = 26)这类二倍体棉花中的抗病基因大多未被开发,功能也尚不明确。
研究人员利用一个抗黄萎病的陆地棉(G. hirsutum) - 亚洲棉渐渗系 DM10781,来挖掘二倍体棉属中的抗大丽轮枝菌新基因。他们对接种后 0、4、12、24、48 和 96 小时的 RNA - seq 数据进行了时间进程转录组分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表明,已鉴定出 9 个由抗病性引起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7 个基因位于来自亚洲棉的渐渗片段上,并在 DM10781 中进行了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进一步选取其中 2 个基因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结果显示,Gafmt-1 和 Gadlc-1–5 这两个基因在棉花和拟南芥中均发挥了积极的抗病作用。该研究证明亚洲棉含有抗黄萎病基因,可用于未来的抗病育种,同时也为了解 Gafmt-1 和 Gadlc-1–5 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