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 MS 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S 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存在明显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与免疫失调以及疾病活动密切相关。比如,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会致使效应 Th17 细胞比例增加,这暗示着肠道微生物群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着 MS 的发展。不过,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为人知。
胆汁酸代谢物的免疫调节功能崭露头角
在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众多代谢物中,次级胆汁酸代谢物(Secondary Bile Acid Metabolites,BAMs),尤其是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和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这些代谢物由肠道微生物通过对初级胆汁酸的转化而产生。它们能够促进 FOXP3+调节性 T(Treg)细胞的分化,同时抑制 Th17 细胞的产生,在免疫平衡的维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MS 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和胆汁酸代谢物的异常
研究人员对 MS 患者和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s)的肠道微生物群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鸟枪宏基因组测序、代谢组学分析以及免疫分析等多种手段,发现 MS 患者肠道中释放 BAMs 相关酶的细菌总体频率显著降低。像双歧杆菌属的一些菌种,如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假链状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以及极小克里斯滕森菌(Christensenella minuta)等,在 MS 患者肠道中的相对丰度明显减少。这些细菌在肠道和肠外组织中都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的功能。
与此同时,MS 患者肠道中 DCA 的浓度也显著下降。不过,初级胆汁酸的浓度并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肝细胞释放初级胆汁酸的能力在 MS 患者中是正常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参与 7-α- 脱羟基化(这是产生 DCA 的关键反应)的细菌,如解木聚糖梭菌(Clostridium hylemoneae)、假链状双歧杆菌、索氏拟杆菌(Paeniclostridium sordellii)等,在 MS 患者的粪便样本中也明显减少。
胆汁酸代谢物与免疫失调的关系
肠道中 DCA 浓度的降低与 MS 患者的免疫失调存在紧密联系。研究发现,MS 患者外周血中循环效应 Th17 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而与肠道稳态和组织再生相关的黏膜相关恒定 T(Mucosa-Associated Invariant T,MAIT)细胞比例则有所下降。其他 T 细胞亚群,如 Th1、Th2、γδ T 细胞和 FOXP3+ Treg 细胞的比例在 MS 患者外周血中没有明显变化。
体外实验表明,RRMS 患者的粪便滤液能够促进人幼稚 T 细胞向 Th17 细胞表型分化,而添加外源性 DCA 可以抑制这一过程。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在调节 Th17 细胞分化中的重要作用,也暗示了 DCA 浓度的降低可能是导致 MS 患者免疫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