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就像是肾脏的一场 “灾难”。在急性肾脏疾病的世界里,IRI 一直是个极为棘手的难题。过往研究发现,肾 IRI 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像铁死亡、焦亡(pyroptosis)、凋亡(apoptosis)和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 ,这些细胞死亡不仅直接 “打击” 肾脏,还会招来免疫细胞,加剧炎症反应,把肾脏搅得 “不得安宁”。
PANoptosis 是一种独特的炎症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它集焦亡、凋亡和坏死性凋亡的特点于一身,在多种炎症相关疾病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不过,在肾 IRI 这个 “舞台” 上,PANoptosis 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启动,又能否成为治疗肾 IRI 的关键 “钥匙”,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
与此同时,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血液中数量最多的免疫细胞,是炎症反应的 “先头部队”,在肾 IRI 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中性粒细胞产生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炎症反应启动过程,但它在肾 IRI 中引发炎症和细胞死亡的具体机制却不为人知。
为了揭开这些谜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上,为肾 IRI 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是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 - seq),通过这项技术,他们能够深入分析肾 IRI 模型野生型(WT)和 NET 缺陷型 Pad4-/-小鼠肾脏单个细胞的转录组差异。其次是构建动物模型,利用 Csf3r+/ -和 Pad4+/ -小鼠,通过手术制造肾 IRI 模型,对比不同组小鼠的各项指标变化。此外,还运用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 等技术,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研究结果如下:
NETs 加剧肾 IRI 炎症:研究人员发现,肾 IRI 模型小鼠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增加,而 NET 缺陷型的 Csf3r-/-小鼠和 Pad4-/-小鼠血清肌酐(Cr)水平和组织学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这表明中性粒细胞诱导的组织损伤与 NETs 的产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