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宿主 - 病原体共同进化:性别差异对其影响的新发现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18日
来源:Evolutionary Ecology 1.8
编辑推荐:
为探究宿主 - 病原体共同进化对宿主性别依赖,研究人员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细菌病原体(Pseudomonas entomophila)实验,发现共同进化影响宿主抗性及病原体毒力,且宿主易感性存在性别特异性,为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
实验性宿主 - 病原体共同进化为理解宿主与病原体之间适应性相互作用的长期后果提供了契机。此前,利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宿主及其病原体开展的研究,已对拮抗相互作用随时间的变化动态、泛化种或特化种的进化,以及共同进化潜在的代价进行了探索。然而,宿主 - 病原体共同进化反应对宿主性别的依赖性却尚未得到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种宿主物种,以便比较雄性和雌性宿主与本地病原体共同进化的性状。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室实验,让昆虫宿主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与其细菌病原体嗜虫假单胞菌(Pseudomonas entomophila)共同进化。除了宿主 - 病原体共同进化机制外,实验设计还包括其他三种选择机制 —— 宿主对非进化的祖先病原体的适应,以及两种对照机制。为研究宿主和病原体随时间和性别共同进化的性状,研究人员测量了宿主在感染来自三个进化时间点(祖先、过去的病原体和当前共同进化周期的病原体)的病原体后的存活率。研究结果显示,与适应非进化病原体的宿主和对照宿主相比,共同进化的宿主在接触病原体后存活率更高。这一结果在接触来自所有三个时间点的病原体时均成立。当前共同进化产生的病原体表现出最高的毒力,且在不同的复制病原体群体中存在差异。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尽管死亡率相当,但在对照机制中,雌雄两性在死亡发生的时间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反应在共同进化的宿主中并未观察到。综合来看,研究结果表明,病原体和宿主在共同进化过程中相互对抗最为有效,但未接触过病原体的宿主的易感性存在性别特异性。这些结果为宿主 - 病原体共同进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