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基线特征:研究共纳入 60 例患者的 60 只眼,其中 20 例患者(平均年龄 82 ± 5 岁)的 20 只眼纳入亚临床 AS 组,40 例患者(平均年龄 79 ± 6 岁)的 40 只眼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亚临床 AS 组患者的对侧眼通常处于更晚期的 AMD 阶段。在基线时,亚临床 AS 组的 BCVA 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亚临床 AS 组的中心凹下 ChT 和平均 ChT 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亚临床 AS 组所有患者均存在 RPD,这一分布与对照组显著不同;同时,亚临床 AS 组 90% 的患者存在视盘周围萎缩,比例高于对照组123。
两年随访结果:通过 FAF 检查发现,两组患者的平均 GA 面积均显著增加。亚临床 AS 组的平均 GA 面积从基线的7.74±6.94mm2增加到随访结束时的12.44±9.09mm2,平均年增长率为0.41±0.17mm2/年;对照组的平均 GA 面积从基线的5.99±4.80mm2增加到9.39±6.37mm2,平均年增长率为0.32±0.14mm2/年,亚临床 AS 组的 GA 进展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 BCVA 方面,两组在随访期间均无显著恶化;CMT 在两组中也无显著变化,但亚临床 AS 组的中心凹下 ChT 和平均 ChT 在随访期间显著降低,对照组则有临界下降456。
研究结论与讨论:该研究表明,AMD 伴亚临床 AS 的 GA 患者在 2 年随访期间,GA 面积进展速率更快,视盘周围受累更广泛,脉络膜变薄更明显,呈现出更具侵袭性的表型。这一发现对患者预后评估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 AMD 的不同表型。随着医学的发展,未来有望出现针对萎缩型 AMD 的创新药物治疗策略,准确分类患者,将有助于患者参与合适的药物试验,充分发挥新疗法的潜力。不过,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相对较小、研究设计为回顾性、未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及未考虑两组间 FAF 表型的可能差异等。后续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