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神经毒剂梭曼慢性神经毒性的关键生物标志物研究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6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为探究梭曼(GD)急性暴露的慢性影响,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其诱导癫痫、行为缺陷等,对诊疗意义重大。

  在神秘的生命科学与健康医学领域,有机磷神经毒剂一直是个危险的存在。其中,梭曼(Soman,GD)这种原本作为杀虫剂开发,却被列为化学战剂的物质,对人类健康尤其是神经系统构成了极大威胁。它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导致乙酰胆碱(ACh)大量堆积,使神经元和肌肉过度兴奋,进而引发肌肉抽搐、癫痫发作甚至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目前,虽然急性中毒的症状能通过一些药物得到控制,但对于梭曼中毒后的长期影响,尤其是神经炎症和全身毒性方面,人们知之甚少。而且,现有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急性中毒后的短时间内,对于高剂量梭曼急性暴露后的慢性影响,缺乏全面的数据。这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我们急需一盏明灯来照亮前行的道路。

为了填补这些知识空白,来自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他们的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为我们深入了解梭曼中毒的慢性影响带来了曙光。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选用成年雄性和雌性 Sprague Dawley 大鼠作为实验对象,构建了梭曼中毒的动物模型。然后,利用视频脑电图(vEEG)对大鼠的癫痫发作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以判断是否发展为癫痫。同时,采用多种行为学测试方法,如新颖物体识别(NOR)和恐惧条件反射测试等,评估大鼠的神经行为变化。此外,通过对血液、脑脊液(CSF)和组织样本的采集与分析,检测炎症、氧化应激标记物以及肝肾功能生物标志物的水平。最后,运用组织病理学技术,对肝脏和肾脏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判断是否存在形态学变化。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1. 癫痫发作情况:研究发现,所有暴露于梭曼的大鼠都出现了癫痫持续状态(SE),并且在 18 周的研究结束时,多数大鼠发展为癫痫,出现自发复发性癫痫(SRS)。通过对处理诱发癫痫和 vEEG 监测结果的分析,证实了这一点。
  2. 炎症相关指标变化:在 18 周后,研究人员对大鼠的大脑、脑脊液和血清进行检测。qPCR 分析显示,大脑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1α、IL-18、IL-17A 和 MCP1)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同时,脑脊液和血清中这些促炎细胞因子的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且大脑中促炎细胞因子 / 趋化因子基因表达与脑脊液和血清中检测到的细胞因子 / 趋化因子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血清中活性氧 / 氮物种(ROS/RNS)水平也显著升高,这表明梭曼暴露引发了强烈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3. 神经行为变化:在 4 - 8 周时,研究人员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分析。结果发现,梭曼暴露的大鼠在新颖物体识别测试和情境 / 线索恐惧条件反射测试中表现较差,这意味着它们的识别记忆和情境 / 线索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出现了神经行为缺陷。
  4. 血液学和肝肾功能指标变化:血液学分析表明,梭曼暴露对大鼠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血液学参数没有显著影响。然而,在肝肾功能方面,虽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总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血清血尿素氮(BUN)水平呈上升趋势,BUN 与肌酐的比值显著升高。不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脏和肾脏在细胞水平上没有明显的结构变化。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这项研究意义非凡。它首次全面地揭示了梭曼急性暴露后的慢性影响,确定了一系列关键的慢性生物标志物,包括促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标记物以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这些生物标志物为评估梭曼暴露后的长期健康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同时,研究结果也强调了监测全身和神经系统影响以及器官功能的重要性,为神经毒剂暴露或有机磷农药中毒幸存者的治疗指明了方向。此外,该研究还发现,炎症生物标志物可能源于大脑炎症,而非外周免疫反应,这为进一步理解梭曼的毒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不过,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实验是在大鼠模型上进行的,与人类的生理和生化存在差异,在将结果外推至人类时需要谨慎考虑。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物种特异性差异,以及梭曼暴露对器官系统更长期的影响。但无论如何,这项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梭曼毒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续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