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针对 Shank3 基因缺陷引发的相关疾病,开展 Shank3 与 Rpl3 及 mGlu5 关系研究,发现新调控机制,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方向。
探索 Shank3 基因奥秘:为神经发育障碍疾病治疗寻新机
在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中,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和 Phelan McDermid 综合征(Phelan McDermid syndrome,PMS)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难题。其中,PMS 是一种会引发 ASD 和智力残疾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而 Shank3 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在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一发现为解开疾病的谜团带来了一丝曙光,但背后仍隐藏着诸多未知。
以往研究表明,Shank3 基因的异常与神经精神症状紧密相关,它作为一种位于谷氨酸能突触后致密区(PSD)的支架蛋白,在调节突触成熟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发现 Shank3 基因敲除(KO)小鼠的不同脑区存在突触功能障碍和连接改变,但 Shank3 基因究竟通过何种其他机制来调控神经元功能,进而导致 ASD 和 PMS 等疾病的发生,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这个未解之谜就像一层迷雾,笼罩在神经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阻碍着人们对这些疾病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治疗。
为了驱散这层迷雾,来自意大利神经科学研究所(1CNR)、德国 DZNE 乌尔姆站点、美国范德堡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携手合作,展开了一项深入且意义重大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为我们揭示了 Shank3 基因的全新奥秘,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方法。RNA 测序(RNA-seq)技术帮助他们分析成年 Shank3 KO 小鼠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中的基因表达变化,从而找出受 Shank3 基因缺失影响的关键基因。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则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使研究人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 Rpl3 等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此外,他们还进行了行为学实验,如自我梳理测试、社交性和社交新奇偏好测试等,通过观察小鼠的行为表现来评估基因变化对其行为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员利用了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传递技术,将特定的基因导入小鼠体内,以研究基因表达改变对蛋白质合成和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
- Shank3 KO 小鼠皮层和纹状体中 Rpl3 表达及蛋白质合成减少:研究人员通过 RNA-seq 分析,发现 Shank3 KO 小鼠的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中,Rpl3 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Rpl3 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是 60S 亚基的组成部分,在核糖体生物发生和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的免疫印迹实验证实,Rpl3 蛋白在 Shank3 KO 小鼠的总裂解物和突触体中表达均减少。SUnSET 实验表明,Shank3 KO 小鼠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中的整体蛋白质翻译水平明显降低,这表明 Shank3 基因的缺失导致了 Rpl3 表达减少,进而影响了蛋白质合成。
- 恢复 Rpl3 表达改善 Shank3 KO 小鼠的重复行为:研究人员发现,在 Shank3 KO 小鼠的纹状体中特异性下调 Shank3,会导致小鼠的重复行为增加,如过度梳理毛发。而通过病毒载体将 Rpl3 基因导入 Shank3 KO 小鼠的纹状体,恢复 Rpl3 的表达后,不仅能够挽救蛋白质合成,还能显著减轻小鼠的过度梳理行为。这一结果表明,Shank3 缺失导致的 Rpl3 下调与蛋白质合成减少和行为缺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慢性抑制 mGlu5 受体活性通过下调 Rpl3 影响蛋白质合成:已知 I 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1 和 mGlu5)的激活可调节神经元中的蛋白质合成,且 Shank3 缺失会损害 mGlu5 的细胞内信号传导。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慢性抑制 mGlu5 的活性会显著降低 Rpl3 的表达,进而损害蛋白质合成。相反,使用 mGlu5 正向别构调节剂 VU0409551 进行慢性治疗,能够恢复 Rpl3 的表达和蛋白质合成水平。在 PMS 患者来源的神经元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即 SHANK3 缺陷会导致 Rpl3 表达和蛋白质合成减少,而 VU0409551 治疗可以挽救这一缺陷。
- 慢性治疗 VU0409551 对 Shank3 KO 小鼠行为的长期改善作用:研究人员对 Shank3 KO 小鼠进行了为期 15 天的 VU0409551 慢性治疗,发现这种治疗不仅能够恢复 Rpl3 表达和蛋白质合成,还能长期改善小鼠的行为缺陷。在新颖物体识别测试中,VU0409551 治疗使 Shank3 KO 小鼠的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在梳理行为测试中,治疗后的小鼠过度梳理行为明显减少,且这种改善效果可持续至停药后 4 周。此外,急性给予 VU0409551 也能暂时改善 Shank3 KO 小鼠的行为,如提高社交能力、减少攻击行为和改善认知灵活性等,但这种改善作用是短暂的,且不涉及蛋白质合成的恢复。
研究结论与讨论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了 Shank3 在调节 Rpl3 蛋白质表达、核糖体功能和蛋白质合成方面的新作用机制。Shank3 基因缺失导致 mGlu5 受体活性下调,进而引起 Rpl3 表达减少和蛋白质合成受损,这一系列变化与自闭症相关的行为缺陷密切相关。而通过慢性激活 mGlu5 受体,如使用 VU0409551 进行治疗,能够恢复 Rpl3 表达和蛋白质合成,从而改善 Shank3 KO 小鼠的行为缺陷。这一发现为治疗由 Shank3 基因缺陷引起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提供了新的潜在策略。
此外,研究还表明,在幼年小鼠中恢复 Rpl3 蛋白质表达和蛋白质合成,对 Shank3 KO 小鼠的行为具有长期的改善作用,且不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这一结果强调了早期干预在治疗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虽然研究揭示了 Shank3、mGlu5 和 Rpl3 之间的关系,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慢性调节 mGlu5 活性如何精确调控 Rpl3 水平,以及 Rpl3 表达减少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具体方式等问题,都需要更多的实验来解答。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我们理解 Shank3 基因缺陷与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为开发针对这些疾病的新疗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深入探索相关机制,期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那些受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