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51 基因 rs1801320 多态性与乳腺癌风险的深度剖析:开启精准防治新征程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5日 来源:Discover Oncology 2.8

编辑推荐:

  为探究 RAD51 rs1801320 多态性与乳腺癌风险关系,研究人员分析 16 项研究,发现 CC 基因型显著增风险。

  乳腺癌,这个全球女性健康的 “头号大敌”,每八位女性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可能受其困扰。年龄、家族史、肥胖等诸多因素都与乳腺癌的发生脱不了干系,而基因在其中的作用尤为关键。DNA 双链断裂(DSBs)作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 DNA 损伤形式,可通过同源重组修复(HR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两种关键途径进行修复。在乳腺癌细胞中,HRR 途径常常被上调,这凸显了 DNA 修复机制在癌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RAD51 作为大肠杆菌 RecA 蛋白的同源物,在 HRR 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参与修复 DNA DSBs。
然而,关于 RAD51 基因的 rs1801320(135G>C)多态性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却充满争议。有的研究认为乳腺癌患者和对照组在该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上并无显著差异,而其他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甚至还有研究提出其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不一致的研究结果使得人们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变得扑朔迷离,也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来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此背景下,来自巴基斯坦农业大学、沙特国王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他们通过系统检索 PubMed 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集了截至 2024 年 8 月 15 日的相关研究,并最终纳入 16 项病例对照研究,涵盖 4743 例乳腺癌病例和 4448 例对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Discover Oncology》杂志上,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首先制定了全面的检索策略,使用特定关键词搜索相关研究。然后依据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研究,确保研究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数据提取由两位评审员独立进行,若有分歧则由第三位评审员参与讨论解决。在统计分析方面,研究人员运用 R Studio 中的 Meta 包进行计算,以优势比(OR)和 95% 置信区间(CI)评估 RAD51 rs1801320 多态性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并通过哈迪 - 温伯格平衡(HWE)检验控制组基因型数据质量。

在研究结果部分:

  • 等位基因对比(C vs. G):研究发现 C 等位基因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 值为 1.37(95% CI:1.04 - 1.80),p 值为 0.0249,表明 C 等位基因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且研究间存在高度异质性(I2 = 90%),不过 Egger 检验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
  • 隐性模型(CC vs. CG + GG):CC 基因型与增加的乳腺癌风险有很强的关联,OR 值达到 2.68(95% CI:1.55 - 4.61),p 值为 0.00038 ,具有高度显著性。但该模型存在较高的异质性(I2 = 80%),且 Egger 检验显示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这表明与其他基因型相比,CC 基因型是乳腺癌的一个强风险因素。
  • 显性模型(CC + CG vs. GG):此模型中,CC + CG 基因型与 GG 基因型之间没有显著关联,OR 值为 1.12(95% CI:0.98 - 1.28),p 值为 0.1037。虽然异质性为中等(I2 = 35%),但未检测到发表偏倚,说明显性遗传效应在增加乳腺癌风险中并未起到显著作用。
  • 超显性模型(CG vs. CC + GG):杂合子 CG 基因型与 CC + GG 基因型相比,在乳腺癌风险上没有显著差异,OR 值为 0.78(95% CI:0.51 - 1.20),p 值为 0.2588。研究间存在高度异质性(I2 = 93%),且未发现发表偏倚,意味着 CG 基因型与纯合基因型相比,在乳腺癌风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 成对比较 1(CC vs. GG):CC 基因型相较于 GG 基因型,乳腺癌风险显著增加,OR 值为 2.31(95% CI:1.58 - 3.37),p 值为 1.33×10?? ,具有高度显著性。异质性为中等(I2 = 51%),且未观察到显著的发表偏倚,进一步强调了 CC 基因型在乳腺癌风险中的重要性。
  • 成对比较 2(CC vs. CG):CC 基因型与 CG 基因型相比,同样显著增加了乳腺癌风险,OR 值为 2.97(95% CI:1.53 - 5.77),p 值为 0.00128 ,具有高度显著性。不过该比较存在较高的异质性(I2 = 84%)和潜在的发表偏倚,再次证实了 CC 基因型相对于 CG 基因型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
  • 成对比较 3(CG vs. GG):CG 基因型和 GG 基因型在乳腺癌风险上没有显著差异,OR 值为 0.90(95% CI:0.71 - 1.15),p 值为 0.3966。研究间存在高度异质性(I2 = 77%),且未发现发表偏倚,表明杂合的 CG 基因型和纯合的 GG 基因型在乳腺癌风险上无明显差异。

综合来看,该研究通过对多项病例对照研究的 Meta 分析,有力地证明了 RAD51 rs1801320 的 CC 基因型与乳腺癌风险显著相关,尤其是在隐性和纯合比较模型中。这一发现与 RAD51 在 DNA 修复机制中的关键功能相契合,rs1801320 多态性位于 RAD51 基因的 5’非翻译区,可能影响基因表达或蛋白质功能,进而改变 DNA 修复能力,增加乳腺癌风险。

该研究也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RAD51 rs1801320 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这可能为乳腺癌风险调控提供新的视角;另一方面,研究该多态性对乳腺癌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有助于开发更精准的治疗策略。此外,开展功能研究以阐明 CC 基因型影响 RAD51 活性和 DNA 修复效率的机制,有望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在临床应用方面,虽然 RAD51 rs1801320 基因分型在乳腺癌风险评估中具有潜在价值,但还需要通过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并考虑其与其他遗传变异的相互作用,以构建更全面的风险评估模型。总之,该研究为乳腺癌的遗传研究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推动了乳腺癌精准医学的发展。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