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开这些谜团,德国农业动物生物学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for Farm Animal Biology, FBN)的 Jan Langbein、Anja Eggert 和 Katrin Siebert 等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Animal Cognition》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来深入探究山羊对同类照片的认知。首先,他们精心挑选了 24 只雌性山羊幼崽,将其平均分为两组(A 组和 B 组) 。训练阶段,利用定制的学习设备,这一设备由 17 英寸触摸屏与台式电脑相连,山羊佩戴电子应答器,通过触碰屏幕选择照片。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视觉辨别任务,让两组山羊分别学习辨别熟悉和陌生同类的照片。完成训练后,进行转移测试,以判断山羊能否将训练中学习到的概念应用到新的照片上。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仔细记录山羊的选择偏好、学习成功率以及达到学习标准所需的试验次数等数据,并运用 R 语言和相关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训练结束后,研究人员进行了转移测试。在测试中,保留 Tr4 任务的部分内容,同时用新的刺激组合(Tf1 - Tf8)替换其中 8 个组合。新组合包含一张未见过的 A 组山羊照片和三张重新排列的 B 组山羊照片。结果令人惊讶:A 组中有 5 只山羊在首次面对新刺激组合时,表现出对正确照片(熟悉同类)的偏好,另有 2 只山羊也有类似倾向;而 B 组中仅有 1 只山羊表现出对正确照片(陌生同类)的偏好 。这一结果有力地证明,A 组山羊在训练中成功学习到了熟悉概念,并能将其应用于新照片的判断;相比之下,B 组山羊在转移陌生概念方面则困难得多。
综合研究结果,山羊能够辨别同类的照片,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它们逐渐理解了照片与真实同类之间的联系,以及熟悉度的概念。A 组山羊在训练后期的出色表现,以及在转移测试中的良好应用,充分表明山羊可以建立真正的图像等效性(image equivalence)。然而,从 B 组山羊的较差表现可以看出,识别陌生同类作为抽象类别对山羊来说是一项更为复杂的认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