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非洲锥虫抗原表达层级的基因组决定因素:揭秘免疫逃避的关键机制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3日 来源:Nature 50

  

在神秘的微观世界里,病原体与宿主的 “战争” 时刻上演,其中抗原变异是病原体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策略。非洲锥虫(Trypanosoma brucei)作为引发人类非洲锥虫病和动物纳加那病的 “罪魁祸首”,其通过不断改变表面的变异表面糖蛋白(VSG)来躲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非洲锥虫的基因组中含有约 2500 个不同的 VSG 基因,这些基因大多数位于染色体的沉默亚端粒区域或特殊的小染色体上。VSG 基因的表达依赖于其在端粒近端血流表达位点(BES)的定位,且 BES 的表达具有严格的相互排斥性,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 VSG 基因表达。然而,VSG 表达遵循半可预测的层级模式,在感染的特定阶段,某些 VSG 基因会优先表达,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却一直是个谜。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来自德国路德维希 - 马克西米利安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ünche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上。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方法:


  1. CRISPR-Cas9 技术:通过构建基于 Cas9 的系统,在活性 BES 的不同位点诱导双链断裂(DSB),以此来研究 VSG 的选择机制。

  2. 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seq):开发了一种高度敏感的适配锥虫的 scRNA-seq 方法 ——SL-Smart-seq3xpress,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转录组变化和潜在的基因组重排。

  3. 其他技术:利用 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分析、BLESS 等技术来验证 DSB 的产生和修复情况;运用 ATAC-seq 技术研究染色质景观的变化。


下面来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1. DSBs 诱导 VSG 切换:研究人员利用 CRISPR-Cas9 系统在活跃转录的 VSG-2 基因中诱导 DSB,发现这会导致 VSG-2 表达迅速下降,并且细胞会切换到表达其他 VSG 基因。这一结果证实了 CRISPR-Cas9 可有效诱导 DSB 并触发 VSG 表达切换。

  2. SL-Smart-seq3xpress 的应用:该方法在检测单个寄生虫在 VSG 切换过程中的转录组方面表现出色,相比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清晰地区分不同细胞中表达的 VSG 转录本。

  3. VSG-2 切割激活的基因:研究发现,在 VSG-2 基因中产生 DSB 后,激活的 VSG 基因均位于端粒附近。这表明在体外,生长动力学并非主要由 VSG 长度决定,而是与基因的位置有关。

  4. BES1 激活的优势: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重组事件发生在 70-bp 重复序列附近,且转录切换在早期时间点更为常见。这表明转录切换细胞可能因适应性劣势被淘汰,或者在 DSB 修复后重新转录 BES1,说明 BES1 转录具有明显的适应性优势。

  5. 修复模板可用性的影响:当在与其他 VSG 基因具有高度序列相似性的 VSG-8 和 VSG-11 基因中诱导 DSB 时,发现 DSB 优先通过节段性基因转换进行修复,形成新的 “镶嵌” VSG 基因。这表明锥虫在修复 DSB 时,会优先寻找同源的 VSG 序列作为模板。


综合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模型:当活跃的 VSG 基因发生 DSB 时,如果基因组中存在同源区域,DSB 将通过节段性基因转换进行修复,形成镶嵌 VSG 基因;若不存在同源区域,则通过断裂诱导复制(BIR)修复,导致端粒相邻的 VSG 基因被激活。


这项研究揭示了非洲锥虫抗原表达层级的基因组决定因素,为理解病原体的免疫逃避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研究表明定制的、高灵敏度的 scRNA-seq 方法不仅有助于研究转录组水平的细胞间异质性,还能发现潜在的基因组变化。这对于剖析病原体耐药性的演变、开发更有效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