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口腔中三种新型纤毛菌属菌株的特征及分类鉴定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1日 来源:Anaerobe 2.5

编辑推荐:

  来自河北北方学院的研究人员从人类口腔牙菌斑中分离菌株,鉴定出三种新型纤毛菌属 (Leptotrichia) 物种。

  纤毛菌属(Leptotrichia)物种最初于 1683 年被发现并描述,1879 年该属正式建立。该属属于纤毛菌科(Leptotrichiaceae),是厌氧、无运动性且通常为革兰氏阴性的杆菌。目前,该属仅有 6 个已有效描述的物种。传统认知中,纤毛菌属物种定植于人体口咽、肠道和生殖道,近年来也在全身或深部感染中被发现,可作为机会致病菌引发菌血症、心内膜炎等疾病。
在对人类口腔牙菌斑中可培养菌株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从河北北方学院招募了 3 名无明显口腔疾病的志愿者。志愿者需满足年龄在 20 至 45 岁之间、拥有 28 颗天然牙、口腔健康状况良好、未怀孕、全身健康状况良好且过去 3 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等条件。研究人员从这些志愿者的龈上和龈下菌斑采集样本,最终成功获得 355 株细菌,它们分属于 23 个属、19 个科、16 个目、5 个纲和 5 个门。

其中,有三株编号为 HSP - 334T、HSP - 342T和 HSP - 536T的菌株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经 16S rRNA 基因序列相似性评估,这三株菌与已知近缘菌株的相似性较低,且都隶属于纤毛菌科。进一步分析发现,HSP - 334T与 Leptotrichia shahii LB37T的 16S rRNA 基因相似性最高为 92.25%;HSP - 342T与 Leptotrichia hongkongensis HKU24T的相似性最高,达 98.03% ;HSP - 536T与 Leptotrichia buccalis DSM 1135T的相似性最高,为 97.77%,且这三株菌之间的最大序列相似性在 91.56% 至 94.12% 之间。

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显示,HSP - 334T、HSP - 342T、HSP - 536T与纤毛菌属的其他成员以及 Pseudoleptotrichia goodfellowii JCM 16774T在纤毛菌科内聚为一个亚分支。同时,这三株菌与系统发育关系相近物种的平均核苷酸同一性(ANI)和数字 DNA - DNA 杂交(dDDH)值均低于已确定的物种划分阈值。此外,这些新菌株的主要细胞脂肪酸为 C16:0和 C18:1ω7c。而且,HSP - 334T、HSP - 342T和 HSP - 536T在表型特征上也存在差异,可相互区分。

基于上述多方面的分类学特征综合分析,研究人员确定 HSP - 334T、HSP - 342T和 HSP - 536T代表纤毛菌属的三个新物种,并分别命名为 Leptotrichia rugosa sp. nov.(模式菌株 HSP - 334T = JCM 36566T = CGMCC 1.18095T = MCCC 1K09354T)、Leptotrichia mesophila sp. nov.(模式菌株 HSP - 342T = JCM 36567T = CGMCC 1.18052T = MCCC 1K09338T)和 Leptotrichia alba sp. nov.(模式菌株 HSP - 536T = JCM 36662T = CGMCC 1.18096T = MCCC 1K09339T)。

此次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标准,经河北北方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11YX008),所有参与者均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得到了河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JYT2024010)和河北北方学院自然科学基金(XJ2023033)的支持。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