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治疗领域,传统的 I 期肿瘤临床药物试验就像在迷雾中摸索。过去,这类试验主要聚焦于药物安全性、确定最佳剂量和药代动力学(PK)特征。但如今,精准医疗时代已来临,这种传统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数据显示,超过 90% 的 I 期试验研究药物最终都无法获得市场批准,高失败率主要源于药物的毒性和无效性。而且,在 I 期试验中评估药效学生物标志物(PD)也困难重重,因为重复进行肿瘤活检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可行,这就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来评估分子反应,以便在早期试验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法国赛诺菲研究所(Institut de Recherches Servier)和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的研究人员 Nolwen Guigal-Stephan、Brian Lockhart、Tina Moser 和 Ellen Heitzer 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为肿瘤药物开发带来了新的曙光。
研究结论表明,在 I 期临床药物试验中系统实施 TF 评估意义重大,能够改善早期药物开发决策,包括患者选择、剂量优化以及证明药物生物活性机制。虽然基于非整倍体的方法在成本和周转时间上具有优势,但灵敏度有所损失。不过,鉴于不同癌症类型中 TF 的变化情况,当前基于非整倍体的方法仍可检测出 I 期临床试验中大部分患者的 TF。对于 I 期临床药物试验开发晚期转移性疾病而言,更重要的是评估基线 TF 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 TF 从基线的变化情况。未来还需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以确定基线 TF 水平和动力学下降程度在早期 I 期试验中的关键决策作用。这项研究为肿瘤 I 期临床试验药物开发指明了新方向,有望推动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