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探究 Lenvatinib 与 Pembrolizumab 联合用药的出血风险,相关研究人员分析 FAERS 数据库,发现联合用药出血风险有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此前的研究虽然证实了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但对于其出血风险的评估尚不全面。一方面,临床前研究提示,Lenvatinib 抑制 VEGFRs 可能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加出血风险;另一方面,Pembrolizumab 虽不直接导致出血,但免疫刺激可能会加重联合用药时的血管毒性。然而,在真实世界中,这一联合治疗方案的出血安全性特征仍缺乏全面报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足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展了此项研究。
该研究由 [作者未提及具体第一作者单位] 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期刊上。此项研究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 Lenvatinib 和 Pembrolizumab 联合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和临床结局。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进行回顾性药物警戒研究。该数据库包含大量来自医疗专业人员、制药商、消费者和患者自愿提交的安全报告。研究人员通过检索 Lenvatinib 和 Pembrolizumab 的相关通用名和品牌名,筛选出 38,416,055 份报告,并经过去重和筛选,最终确定了用于分析的出血相关不良事件(ADEs)数据。其次,运用比例失衡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报告比值比(ROR)和信息成分(IC)来挖掘出血信号。此外,采用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评估药物相互作用信号(DDIs) ,以探究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相比的出血风险差异。
在研究结论与讨论部分,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联合治疗在一些方面降低了严重出血的风险,但仍需谨慎对待。一方面,联合治疗的出血风险低于 Lenvatinib 单药治疗,但由于 FAERS 数据库存在报告偏倚等问题,且研究未调整混杂因素,因此需要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相比,出血安全性特征存在差异,如联合治疗增加了肿瘤出血、气管出血等风险,但也降低了出血在 1 个月内发生的概率。此外,联合治疗还出现了一些新的 ADE 信号,如出血性中风、肾出血等,临床医生在使用联合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潜在风险。同时,研究中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的应用虽然有助于检测药物相互作用信号,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更多研究来完善。
总之,该研究提供了 Lenvatinib 和 Pembrolizumab 联合治疗出血风险的大规模真实世界证据,补充了随机对照试验(RCT)数据,为构建更全面的安全概况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在使用联合治疗时,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密切监测出血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未来还需更多研究来进一步明确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