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主要侵犯中轴骨骼的关节和附着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虽然肿瘤坏死因子(TNF)或白细胞介素 - 17(IL - 17)抑制剂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延缓强直进程,但 AS 的病理机制复杂,目前的治疗手段仍无法完全阻止疾病的进展。从病理生理角度来看,动物模型显示,局部炎症会引发破骨细胞增多,导致骨侵蚀,随后成骨细胞活动增强,最终形成异位新骨,造成骨桥和脊柱强直。其中,破骨细胞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负责骨吸收,还能分泌多种因子影响骨代谢平衡,其异常活动被认为是 AS 异位骨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肽基肽酶 - 4(Dipeptidyl Peptidase - 4,DPP4)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多功能丝氨酸肽酶,以往研究发现它在炎症反应和骨代谢中都有一定作用。在骨代谢方面,DPP4 抑制剂已被证实可降低骨折风险,但它在 AS 中的作用却鲜为人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汉阳大学首尔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此项研究,旨在探索 DPP4 在 AS 中的作用机制,以及 DPP4 抑制剂对 AS 的治疗效果,为 AS 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该研究成果意义重大,若 DPP4 抑制剂在后续研究中能进一步验证其疗效,有望成为 AS 治疗的新选择,为众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目前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相关专业期刊。
研究人员为开展此项研究,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样本检测方面,收集了 AS 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滑膜液和关节组织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DPP4 水平;在细胞研究层面,分离培养人及小鼠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OCPs),诱导其分化为破骨细胞,并进行相关检测;在动物实验上,构建了注射 curdlan 的 SKG 小鼠 AS 模型,给予 DPP4 抑制剂干预,进行组织学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 - CT)分析等。
下面来详细看看研究结果:
DPP4 在 AS 患者样本中表达升高:研究人员检测了 AS 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滑膜液样本,发现 AS 患者血清和滑膜液中可溶性 DPP4 水平显著升高。对关节组织样本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分析后,也证实了 AS 患者关节骨髓区域炎症免疫细胞中 DPP4 表达更高。
综合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该研究首次揭示了 DPP4 在 AS 患者体内的高表达情况,以及 DPP4 抑制剂对 AS 炎症和异位骨形成的显著抑制作用。这不仅加深了人们对 AS 发病机制的理解,更为 AS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治疗策略。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未考虑 AS 患者中 2 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未检测 DPP4 的酶活性等。但这并不影响其重要意义,后续研究可针对这些不足进一步深入探索,有望为 AS 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