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基因剔除技术在羊身上获得成功

        通过目标基因突变来培育缺失剔除某一基因的老鼠,这在10年前就已经成为可能,这项技术的问世使得我们对哺乳动物遗传机制的认识很快得到了提高。此后,人们为将该技术应用于大家畜做了许多努力,因为一旦成功,人们将有可能从中获得巨大的生物医学利益。    现在,人们在这一研究方向上首次获得了成功,本期《自然》报导了基因剔除技术在羊身上的成功应用。研究人员采用培育的体细胞来做核转移,该方法会证明比采用功能性胚胎干细胞、曾经培育出许多基因敲出老鼠的方法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

    来源:

    时间:2000-07-01

  • 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基因研究获得重要突破

        中国在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基因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突破。上海市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人员通过测序、同源性分析和RT-PCR鉴定,发现了3条新的基因片段,其中的一条片段全长已被解析。    有专家在评价这一开创性成果时称,探讨基因表达和调控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为有效治疗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重症肌无力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病,国际医学界也已有了多种解释发病机制的假设。然而究竟是哪些基因参与了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呢?华山医院神经病学博士研究生在导师吕传真教授指导下

    来源:

    时间:2000-06-23

  • 外激素信号的神经处理研究取得突破

        外激素信号调节哺乳动物的交流功能、性功能、荷尔蒙分泌功能和生殖功能。人们在了解外激素的神经处理过程方面所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般认为,这种外激素信号是被副嗅觉系统中的犁鼻器(VNO)检测出并转导成电信号的,但要观察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感觉处理方式却很难。现在,Leinders-Zufall 等人做出了一个老鼠的VNO标本,并通过实验发现,6种假定的、在生物学上相关的外激素在仅仅一个犁鼻神经元中就可激起响应。这些化合物中有一些的检测阈限低至10-11M,从而使它们成为迄今在哺乳动物身上识别出的最灵敏的化学探

    来源:

    时间:2000-06-20

  • Neogen公司致力于转基因作物检测方法

        环境保护论者认为, 转基因食品可能对健康和环境有害。在许多发达国家,转基因作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抵制。例如在法国,农民受命要毁掉被转基因物质污染的油菜籽。欧盟规定,制造商如果不能保证他们的食品中转基因物质的含量低于1%,就应标明为转基因产品。而许多科学家却认为转基因作物可增加产量、增强作物的抗病力,有助于解决世界饥荒问题。    一家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制造商宣布,他们加入了一家合资企业,致力于研究用于检测谷物、含油种子和蔬菜是否为转基因产品的新方法。公司的合作伙伴Agdia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目前从事开发用于

    来源:

    时间:2000-06-17

  • 肿瘤的基因治疗的新方法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教研室副主任,****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杨安钢等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地建立了一类抗原特异性杀伤细胞,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并获美国专利。来自英国的《自然》杂志及其姐妹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均刊出了这项成果的研究论文。    杨安钢教授1995年2月赴美国北菜罗纳州韦克·佛雷期特(Wake Forest)大学医学院从事基因治疗研究,1998年12月回国。在陈思仪教授指导下,他和同事们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人T淋巴细胞能够产生和分泌免疫毒素,同时细胞自身生长和功能正常。在此基础上

    来源:

    时间:2000-06-16

  • 美国开发出将小虾粘成大虾的新食品技术

        美国当地时间6月7日消息,那些酷爱享用海产品的美食家终于可以大饱口福了,因为随着一种基于牛肉和其他肉类蛋白纤维的新型食品粘合技术的日益推广和开发,他们今后将可以品尝到越来越多大块的海类食物,而不必再面对一盘盘的小虾小蟹。    目前这一技术已应用于粘合小型扇贝,而研究人员正在对利用该技术粘合虾米、小鱿鱼、小螃蟹、小龙虾以及其他海产品进行试验,相信不久之后类似经过粘合的海产品也将陆续端上餐桌。    与传统粘合技术不同的是,这种新型食品粘合技术无需高温加热,这意味着操作

    来源:

    时间:2000-06-09

  • 在人脑中进行基因治疗的研究取得突破

        医学研究人员宣布,已经找到在人体大脑中施行基因疗法的途径。通过植入精确定位的抗体组织和起保护作用的脂肪球,老年痴呆症和脑癌等顽固疾病有望被攻克。目前仍在小白鼠身上进行的试验,几个月后将转移到患者体内。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威廉-帕德律治教授介绍说,基因疗法依据的理论是:通过导入新基因,改变人体内有缺陷的致病基因。在头部施行基因疗法的尝试,进展一直不尽人意。由于这种手术需要在患者头部钻孔,风险极大,费用也相当高昂。加之疗效并不显著,所以各大制药厂纷纷放弃了对基因疗法的支持。 &nb

    来源:

    时间:2000-06-08

  • 生物技术走俏美国股市

        近年来,美国的生物技术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大量资本开始流入这一领域。     在过去一年半的华尔街股市上,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中的生物技术 类股票指数上升了312%,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中的生物技术类股票指 数也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迅速攀升,至今升幅超过100%。整个华尔街股市生 物技术股的市场资本在过去12个月中翻了一番,达到3000多亿美元,其中 一半是在最后两个月中增加的。     多数分析家认为,生物技术是继电脑网络之后兴起的又一个高新技术产

    来源:

    时间:2000-05-30

  • 风险投资家青睐生物技术

        北京国际周期间举行的第四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2000·生物技术·中国"国际研讨会上,参加"融资及风险投资发布会"的国内4家风险投资机构代表深信,风险投资下一轮热点将是生物技术。     中关村青年科技创业投资公司总经理丁传宽先生认为,中关村长期有价值的产业应当是"生物技术",因为在这一领域,"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要小得多,甚至有所领先"。而一直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节能"等领域积极投资的北京高技术创业中心更表示"今年将向生物医药大力倾斜"。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为国内风险投资机构所看好。

    来源:

    时间:2000-05-30

  • 将中国生物技术建成支柱产业

        中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官员和专家5月10日表示,争取在未来十年内使中国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使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成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科技部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主任刘谦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说,中国应力争在十年内建成二十个世界级研究开发中心、十个世界级生物技术中心,使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每年三千亿元。       专家们呼吁,要达到这一战略目标,国家应加大对生物科技及产业的资金投入,为产业发展创建完善的成果转化、风险投资、人才激励和税

    来源:

    时间:2000-05-30

  • "岛移植"治疗糖尿病获得突破性进展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科研小组通过为患者注射可分泌胰岛素的活体细胞治疗糖尿病,最近获得了理想结果。    据报道,研究中用于注射的胰腺活体细胞是从捐献者的胰腺中提取的。研究人员将这些活体细胞注入"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患者在接受注射后服用一些防止排异的药物,体内血糖的含量便可恢复正常。该科研小组在8名29至53岁的糖尿病患者身上试用了这种被称作"岛移植"的方法,结果这些患者体内血糖水平一年多后全部恢复正常。    据介绍,"岛移植"的成功秘诀首先在于,捐献的活体细胞必须直接

    来源:

    时间:2000-05-30

  • 用芯片技术寻找衰老的原因

        衰老决非一件好事,它使我们的皮肤皱纹遍布,头发脱落,肌肉松弛,退化骨骼脆弱,也使每个人更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尽管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与日剧增,目前为止我们对造成这一生理退化的原因依然不甚明了,更不要说深入的研究了。现在,研究人员利用当前研究的热门技术?DNA芯片(或DNA Microarray)全面地分析基因表达的模式,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根据2000年3月31日出版Science杂志(287卷,2486页)的报告,Richard Lerner领导的一个小组利用芯片技术研究老化的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的改变,发

    来源:

    时间:2000-05-30

  • 新的头发DNA(脱氧核糖核酸)分析技术

        德国警方最近宣布开发出一种新的头发DNA(脱氧核糖核酸)分析技术,可以提高利用头发破案的效率。    德国威斯巴登联邦警署发言人诺伯特·恩格的话说,传统的技术只有分析那些带有发根细胞成分的头发,才能得到足够的DNA信息。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被连根拔出的头发才有用。犯罪现场发现的头发中,这种头发一般约占5%。    恩格说,实际上平均每隔15分钟,人就会有一根头发自然脱落。该项新技术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能从这类自然脱发中获取充足的DNA信息,这无疑将给破案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来源:

    时间:2000-05-26


页次:490/490  共9793篇文章  
分页:[<<][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首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