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综述:早产儿大脑的动态变化格局
《Neuron》:The shifting landscape of the preterm brain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Neuron 14.7
编辑推荐:
本文聚焦早产(Preterm Birth, PTB)引发的神经发育障碍,系统阐述了当前早产儿群体特征变化(如更低胎龄存活率提升、颅内出血所致结构性损伤减少)及其面临的缺氧缺血(Hypoxia-Ischemia, HI)、炎症和宫内发育中断等关键致病机制。重点探讨了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损伤通路、基于胎龄(Gestational Age, GA)的干预策略(药物与非药物疗法),为改善早产儿长期认知行为结局提供理论依据。
全球范围内,早产仍是新生儿健康的重要威胁。尽管现代新生儿重症监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NIC)显著提高了存活率,但早产儿神经发育后遗症(如认知障碍、行为异常)持续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早产儿群体呈现"双低特征":存活胎龄下限不断突破(如28周超早产儿),同时得益于医疗技术进步,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CH)导致的宏观结构性脑损伤发生率下降。
早产儿大脑面临多维度损伤:
大脑发育存在胎龄特异性敏感期:
该领域研究正从单纯提高存活率转向优化神经发育轨迹,未来需建立胎龄精准化、多模态联合干预体系。动物模型与临床转化研究的深度结合,将为破解早产儿脑保护难题提供新范式。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