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混合营养型日本鹿蹄草根际细菌群落随丛枝菌根发育的动态演变及其生态意义
《Microbial Ecology》: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ies Alter in Process to Mycorrhizal Developments of a Mixotrophic Pyrola japonica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Microbial Ecology 3.3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首次揭示了丛枝菌根发育过程中根际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日本鹿蹄草(Pyrola japonica)在菌根发育不同阶段(有限期、充分期、降解期)的根际细菌α/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充分期群落受随机过程主导,并鉴定出Rhizobiales和Actinomycetales等菌根辅助细菌(MHB)。该研究为理解植物-真菌-细菌三方互作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对生态恢复和农业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日本三重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丛枝菌根发育不同阶段根际细菌群落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在菌丝充分发育阶段(Full),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ASVs数量76.0±3.4)和β多样性(UniFrac距离0.42±0.014)显著低于有限期(Limited)和降解期(Digested)。群落组装分析显示,充分期和降解期细菌群落主要受随机过程(漂变和扩散限制)调控,而有限期则同时存在确定性选择(7.1%同质选择)和随机过程。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在日本三重县次生林采集8株健康日本鹿蹄草,根据菌根发育状态将根系分为有限期、充分期和降解期三类;使用DNeasy Plant Mini Kit和FastDNA SPIN Kit分别提取根际和土壤DNA;通过16S rRNA V4区(515F/806R引物)双步PCR扩增后,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2×300 bp双端测序;采用Qiime2和phyloseq等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ASV聚类、UniFrac距离计算、NMDS排序和指示物种分析等。
研究结果部分:
讨论部分指出,菌根真菌可能通过"优先效应"(priority effect)持续影响细菌群落构建,即使菌丝降解后历史遗留效应仍然存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Rhizobiales的持续存在暗示其可能在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理解混合营养型植物获取氮源的途径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发表在《Microbial Ecology》,不仅填补了丛枝菌根-细菌互作研究的空白,还为生态恢复中微生物群落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研究需结合分离培养验证MHB功能,并探究植物代谢对群落组装的影响。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