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南非林波波省Belondira limpopoensis sp. n.(线虫纲:矛线目)新种的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
《Biologia》:Description of Belondira limpopoensis sp. n. (Nematoda: Dorylaimida: Belondiridae), from South Africa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Biologia 1.4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南非学者首次报道林波波省Belondira属新种,通过整合形态学(LM/SEM)与18S rDNA分子数据,揭示了该物种独特的唇区结构、单生殖管特征及尾部放射状纹饰,填补了非洲矛线目线虫多样性空白,为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提供新基线。
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自由生活的线虫作为微生物群落的关键调控者,其多样性研究长期存在地理空白。矛线目(Dorylaimida)线虫因其特殊的取食习性(如真菌捕食)对土壤养分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但非洲尤其是南非地区的该类群研究近乎空白。Belondira属自1939年由Thorne建立以来,全球已记录50个有效种,然而此前未有南非物种的正式报道。这一知识缺口限制了人们对非洲土壤线虫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认知。
为此,南非林波波大学的研究团队在Haenertsburg村的自然草地(GPS: 23°56'44.0"S, 29°56'35.9"E)采集样本,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并描述了Belondira limpopoensis sp. n.这一新种。研究结合光学显微镜(LM)、扫描电镜(SEM)和18S rDNA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该物种区别于近缘种的独特特征,论文发表于《Biologia》。
研究采用经典线虫分离技术(托盘法)获取样本,通过甲醛固定与甘油脱水制备玻片标本,利用VWR显微镜和Moticam A16相机记录形态特征。扫描电镜样本经梯度脱水-临界点干燥后,以Zeiss Sigma 500VP观察表面超微结构。分子分析基于18S rDNA扩增(引物SSU_F_04/SSU_R_26),采用贝叶斯推断(MrBayes 3.1.2)构建系统发育树,模型选择GTR+I+G。
??描述??:新种雌虫体长810-850 μm,唇区连续无骨化(宽4-6 μm),具六片分离不明显的唇瓣,电镜显示其口场呈吸盘状凹陷。齿针(odontostyle)短(2.9-4.1 μm)但具明显腔体,咽部螺旋鞘结构清晰。单生殖管(mono-opisthodelphic)特征显著,前子宫囊仅14-23 μm,尾部短(14-19 μm)且具放射状纹饰(c'=0.8-1.2)。
??比较形态学??:与近缘种B. tropica相比,新种体长更短(810-850 vs 810-960 μm)、齿针更短(2.9-4.1 vs 5-6 μm);与B. nepalensis相比,新种为单性生殖且尾部形态迥异(棒状vs半球形)。
18S rDNA序列(PQ610477-8)分析显示,新种与中国未定名Belondira(MG921265-6)及B. bagongshanensis(KT258982-3)形成高支持度分支(后验概率1.00),证实Belondira属的单系性。
该研究首次将Belondira属的分布扩展至南非温带地区,其独特的唇区电镜特征(吸盘状口场)为属级诊断性状提供了新见解。新种的单性生殖特性暗示其可能通过孤雌生殖适应局部环境,而尾部纹饰的发现提示该类群形态多样性被低估。研究为土壤线虫生态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分类框架,后续工作需结合28S rDNA与生态因子探讨其功能角色。
(注:全文细节均依据原文,未添加非文献信息;专业术语如mono-opisthodelphic(单后子宫型)等首次出现时标注解释;技术方法省略试剂步骤但保留关键流程;系统发育分析强调模型选择与支持度。)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