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20E调控棉铃虫滞育终止的转录组机制及其在害虫防控中的应用价值
《BMC Genomics》:The transcriptome reveals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20E terminating diapause in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12日 来源:BMC Genomics 3.5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中国科研团队通过RNA-Seq技术解析20-羟基蜕皮酮(20E)终止棉铃虫滞育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20E注射显著提高滞育蛹发育率(92.1%)和羽化率(80%),鉴定出2836个差异基因,涉及糖脂代谢、Wnt/MAPK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为利用蜕皮激素类似物开发新型害虫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在农业害虫防治领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滞育现象一直是影响防控效果的关键难题。这种全球性害虫通过滞育策略在恶劣环境中存活,其蛹期滞育可持续3个月以上,直接决定来年种群密度。虽然已知20-羟基蜕皮酮(20E)是调控滞育的关键激素,但其分子机制始终未获系统阐释。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在《BMC Genomics》发表的研究,通过多组学方法揭示了20E终止滞育的分子图谱。
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20E处理的滞育蛹进行转录组分析。实验设计包含30日龄滞育蛹的20E注射组(1μg)和DMSO对照组,注射后24小时取样进行测序。通过DESeq2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采用GO和KEGG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关键结果通过qRT-PCR验证。
研究首先证实20E能有效终止滞育。实验显示20E注射组在第4天滞育终止标志(单眼消失)达92.1%,显著高于对照组11.1%;羽化率提升近10倍(80% vs 8.33%)。转录组分析鉴定出2836个DEGs,其中1315个上调、1521个下调。PCA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显著而组内重复性好。
代谢通路分析揭示20E调控能量转换的关键机制。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中GPI、ALDO等8个基因下调,aceE基因上调;甘油酯代谢途径10个基因下调;氨基糖代谢中几丁质酶基因E3.2.1上调而合成酶CHS1下调。这些变化共同促进能量代谢从滞育状态向发育状态转换。
信号通路分析发现20E激活发育相关网络。胰岛素通路中PI3K、S6K等促发育基因上调,Foxo等抑发育基因下调;Wnt和MAPK通路关键元件表达增强。这些变化与已知滞育调控网络高度吻合,提示20E通过多通路协同发挥作用。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普遍上调。周期蛋白家族(Cyclin-A/B/D/E)、CDK4/6及PCNA等G1/S期转换标志物表达增强,与滞育终止时的细胞周期重启特征一致。研究首次系统描绘了棉铃虫滞育解除时的细胞周期调控图谱。
应激反应基因呈现双向调控。角质层合成基因(Obs-E、PCP52)上调增强物理屏障;抗冻基因(Tret1、RgN)下调反映环境适应性调整;抗氧化基因(ACN2、CBP)表达变化提示氧化应激防御系统的重组。
该研究首次构建了20E调控滞育终止的全局分子网络,不仅阐明激素通过代谢重编程、信号通路激活、细胞周期重启等多层次机制解除滞育,还为蜕皮激素类似物作为"滞育干扰型"农药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的aceE、CHS1等关键靶点可作为新型农药设计的特异性靶标。这种通过破坏害虫越冬适应性的防控策略,与传统杀虫剂相比具有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势,为农业害虫的绿色防控开辟了新途径。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